简介:宗教伦理学旨在研究宗教伦理关系及其准则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探讨宗教中的伦理盟约、伦理教导、伦理法律以及因违背这些规则所犯下的伦理罪行。这种学说与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学说有很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在用宗教伦理学研究文学的时候。卡夫卡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伦理和文学伦理的氛围。卡夫卡对犹太教的弃绝,使他成为了大地上的异乡人。正是这种弃绝上帝后所处的孤独生存境况,使他比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上帝之死"后的现代西方人在精神和灵魂上无家可归的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有更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主人公对人类失去的精神家园的渴求和寻找更加急迫。在卡夫卡看来,现代西方人的孤独、恐惧和漂泊,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上帝的伦理盟约,并犯下了以通奸和弃绝上帝为代表的伦理原罪。
简介: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讲述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作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克隆人的伦理身份、伦理意识和伦理环境。凯茜等克隆人在寄宿学校时就面临着伦理身份的确认问题,渴望寻找自己“可能的原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伦理身份的逐渐明晰,他们的伦理意识日趋强烈,其核心在于他们是“器官捐献者”还是“正常人”。通过对克隆人的伦理身份和伦理意识的逐步揭示,石黑一雄展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成长困惑和命运归宿,展现了他们的伦理困境,折射出克隆技术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也寄寓着对现代人类的生存意义的哲学思考。
简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它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文学不是语言的艺术而是文本的艺术。文学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审美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借助文本存在的物质形态。教诲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审美是为文学的教诲功能服务的,是文学的第二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就从本质上阐释文学的伦理特性,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德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伦理、乱伦、伦理禁忌、伦理蒙昧、伦理意识、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等,都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
简介:查利.福利来到梅特医院,探望他的妻子。“你觉得怎样?”他坐在床边,紧挨着多莉。多莉抬起脸来朝他微笑,她的黑发散落在白枕头上。“还好。”她幽幽地说。她看上去衰老憔悴,死似的苍白,有两个黑眼袋。她把手塞进查利的手中时,他注意到她的手背上有两处丑陋的老人斑。“你看上去挺累的,”他说,“没睡觉吗?”“昨晚我睡得不怎么安稳。”多莉不想提起自己的病痛,不想让丈夫担心。她问:“和琳达有联系吗?”“她昨晚还来过电话,我告诉她你好极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的大女儿琳达在盖尔维的一所大学教书,8月放假时就回家了。他们的儿子科尔姆和他的孩子在澳大利亚。他并不知道母亲病了,因为他总是大惊小怪,所以最好别让他担心。查利游移的目光扫过病房,这里充满了喋喋不休的谈话声和下午苍白的日光。其他的探视者在做着自己的事,他们守在病人身边,或拿来鲜花和水果,或和病人聊天以使他们获得希望和安慰。“医生来查看过你的病情了吗?”查利问。“明天医生或许会来。”“你还得在这儿呆多久呢?”多莉转过身去,用一张纸巾捂着嘴咳嗽,而后又躺下来,抓住查利的手。“他们会在星期一通知我的。他们还要给我做更多的检查,他们不查清楚就不让我回家。我真不愿成为一个累赘。”多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