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形式。在人物概念和人物刻画上,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既有明显不同之处,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到现代主义小说,再到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然后再到新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人物概念历经"人"、"人格"、"人影"和大写的"入"的转变。在人物概念看似回归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人物概念的过程中,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实现了超越,主要表现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兼收并蓄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人物刻画手段,塑造了兼具内在和外在特征、富于立体感的小说人物,凸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小说的创作走向。
简介:我们为何惯于诉诸民族标签与地理坐标(如“爱尔兰最佳当代诗人之一”“一位美国五十年代的诗人”“1927年生于西班牙卡迪斯”等)来讨论诗人之作品?面对以地缘政治分析来把握当代诗歌的潮流,本文以此为基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讨作为艺术形式存在的诗歌与民族想象之间难以调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作者的讨论围绕75位以英语为母语的诗人对民族归属等问题所做出的回应展开。文中涉及的访谈均为本文作者及其同事以《解读伟大创作——以诗为例》为题,于2013—2015年间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资助下共同采集完成。以此为基础,本文还以当代主体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这一历史使命问题为着眼点,将访谈中的部分选段作了情境化处理,从而使整篇论文上升到前沿社会学研究所关注的层面(布鲁贝克、卡萨诺瓦和马莱舍维奇等学者均聚焦过这一问题)。正是诗歌语言本身的找寻性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枚试金石,继而引发了作者“更从何处觅诗源?”的探问。
简介:<正>多雨的南方春季,地势低洼的老家在潮湿的雨气里浸泡着。雨水多的时候,天井出水不畅,积聚成水汪汪的一潭,有一部分就化成雾状进入房间,被木板、粉墙吸附。从我睁开眼睛,这个百年老屋已经铅华洗尽。土木的剥蚀在每个雨季到来的时候,由于漏雨而加剧。小孩在一天天长大、强健,家园却一天天衰颓,总是在湿漉漉的清晨醒来,就可以看到外边粉墙形成的各种水印图案。不是一日形成的,也不是一阵雨水的杰作,这么多年,谁也记不得,多少没能进入地下的雨水,成了这么多形制古怪、色泽深浅不一的画面。那时,我正在幼儿园里对绘画产生兴趣,画着教科图上的花鸟鱼虫。这花费了我太多的工夫——为了不走形,务求使一些线条固定,像树脂里的一线松针,无法移动得准确。其实,我是不喜欢准确的,那些太方正、对称、均衡的比例,使人下笔时没了童趣,远远不如我在课
简介:特纳认为,故事、投射和寓言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他发现混合和多重的空间在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独特的自我只有超越有限的时空才能把握故事,了解别人和自我;他还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起源理论,认为语言源自故事和寓言。
简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第五章中斯蒂芬所阐述的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乔伊斯早年相关思考的翻版,无数学者将小说这一段作为研究他小说艺术的重要线索,将之等同于乔伊斯本人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宣言。这种做法不仅混淆了作者与主人公、原材料与小说的界线,也未能准确道出这部小说的独有特征——反讽。小说中关学理论的逻辑矛盾、斯蒂芬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裂缝、过于宽泛失之精准的美学要素,无一不显示了斯蒂芬的美学实际上是乔伊斯反讽艺术的组成部分,而反讽的前提则是乔伊斯对自己过去的审视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