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靠采草药度日子,父亲爬山。山大。山险。父亲风中雨中一日日爬,爬过了大半辈子。儿子一天天大起来,父亲让儿子也爬山。父亲不让儿子单独爬,儿子的双手白白嫩嫩,还没有被风雨山石磨过。父亲带儿子爬。父亲拿一根绳子,一头拴了儿子,一头拴了自己,父亲在上面爬,儿子在下面爬。第一次爬山的时候,站在悬崖下面,父亲问儿子,你腰里的刀干什么用的?儿子说,到山上挖药用的。父亲说,还有呢?儿子看看面前是悬崖,看看悬崖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又瞪大眼睛看父亲。良久,摇摇头。父亲说,以后你会知道的。一日日爬山。父子。风中雨中。一日,父子看见绝壁上一大片草呈坟状隆起,严严密密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是参,是百年老参。父子就奋力向上爬。父亲爬
简介: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生计,他一生都耕作在大地上,他把大地当白纸、当键盘,把犁耙当笔、当鼠标,年复一年,不停地挥毫和敲击,描绘得大地一片赤、橙、黄、绿五彩缤纷;点击出全家大小锅、碗、瓢、盆,音乐交响……父亲不想让我跟随他的耕作足迹,在我六岁时就把我送进了学校,这在当时当地是极为少见的,当时我们家乡不满七岁是不能读书的.从此,我把白纸和键盘当土地,把笔和鼠标当犁耙,走上了和父亲不同的耕作方式.
简介:20世纪90年代的父子伦理叙事从"人民伦理大叙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伦理个体叙事。90年代小说中的父亲给人一种更加日常更加真实的感觉,他们不再像五四文学那样常被拿来做旧文化的象征,也不像先锋文学中的那样,为了印证"暴力""人性恶"的诗学把父亲写得残暴丑陋不堪。父子伦理叙事的叙事视角也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以子辈的身份来言说父亲,以父亲的身份来言说子辈,还有从旁观者的视角来同时打量父子,"审父"和"审子"并行不悖。之所以"父子伦理叙事"在90年代会发生这样一些变化,与作家整体的文化立场及伦理观念的转变有关,他们从以前的"启蒙立场"和"精英立场"转向了"平民主义立场","父子伦理叙事"因此不必承担过多的文化象征重负和意识形态重负,从而使90年代小说父子伦理叙事成为植根于社会现实的"当下生存"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