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隐”是相对于“显”而存在的。那些以隐者自居的人,尽管“隐”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无论真隐、假隐,好歹都要有点隐的资本。这些人,之前要么是朝野上的大官,要么身体里流淌着贵族血液,假设两者都不具备,那么至少要有点济世之才,惟其如此,他才能够堂而皇之地把自己送上“隐”途。譬如元末的王蒙、董其昌,做官累了,就索性把自己隐起来,隐得过于无聊了,就脱下布衣,去官场上折腾一番。再比如历来被人鄙薄的卢藏用,之所以敢跑到终南山上去做隐士,也是因为在此之前,早已经考上了进土,只不过朝廷迟迟没有给他封官而已。

  • 标签: “隐” 董其昌 终南山 济世 王蒙 隐士
  • 简介:本文认为文士不遇的主要内涵是政治仕途上的坎坷不顺,具体表现为求不得官,说不得用,官不得升,官不得久。不遇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里又可分为生不逢时,君主心有余而力不足,卷入党争,文士出路少而单一等几种情况。主观原因里又可分为重立德立功而轻立言,特别注重为官条件和人格尊严,个人的主张不合时宜,性格弱点突出而不知检束等,认为只讲客观原因,不讲主观原因不能正确解释文士不遇的现象

  • 标签: 文士 不遇 原因
  • 简介:<正>这几年,我们一些在僻地乡居的作者常常为跟不上形势所苦。由于消息不灵,不太熟悉文坛动向,就从文艺刊物上发表的得奖作品或某些作家的成名作来揣摩风向。看到伤痕小说很时髦,立即跟着编造一些悲欢离合、苦尽甜来的故事;看到蒋子龙的“乔厂长”蜚誉文坛,跟着去写“乔厂长”;有一阵,报刊上发表了抵制不正之风的作品,于是又去

  • 标签: 伤痕小说 文坛 风向 蒋子龙 乡居 成名作
  • 简介:墓国你环顾四周。那些都是邻居们的名片,有人来访时却没有手递给他们。你没有名片,只有帽子挂在树枝上,被雨淋湿——雨也感到寂寞。

  • 标签: 名片 寂寞
  • 简介:季节挽歌在我的家乡,每年都有老人被种在山上。去年又有两个老人被种下,又有两个季节被泥土掩埋。今年夏天,轮到了我的爷爷,他被抬到一座肥沃的果园。那些苍老的果树在雨后朝他摇着头,水珠扑簌簌掉落。我不知道他会变成什么树,将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我只能等待着,眼看着一条小溪轻快地穿过果园。

  • 标签: 季节 老人 果园 家乡
  • 简介:王绩作为隋唐之际著名的诗人,究竟是否称为真正的隐逸之士,本文在以分析王绩隐逸的原因以及王绩的诗文创作为基础,探究王绩是否符合真正隐士的标准。

  • 标签: 王绩 隐逸之士
  • 简介:尽一天之功,读完了“书趣文丛”中《都市的茶客》一书。此书早已开卷,限于手懒,仅在书边随意地勾划了一些所谓心得,显得不够严肃认真。而在我来说,本是尘世的一个攘攘之客,能坐下来读一点闲山雅水的东西,还有几句可以说是从脑到手的批注,已是十分不易。知我罪我,施先生与各位读者,这里先说一句对不起了。

  • 标签: 隐者 施康 《围城》 书卷 读书人 过继的儿子
  • 简介:80后诗人群是当今中国诗坛不可小视的诗歌创作力量,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新诗的当下存在状态和未来发展潜力。我曾将这个群体划分为三个阵营,分别为:先行者、继起者和潜行者。先行者是指这个群体中具有敏锐的诗歌触觉和鲜明历史意识的诗人,从年龄上看应是1985年前出生的,他们从1990年末期就已经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而今已在诗界确定了自己的诗歌地位,比如阿斐、丁成、熊焱、郑小琼等。

  • 标签: 80后 诗人 想象力 诗歌创作 中国新诗 群体划分
  • 简介:在“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揭幕第一天,见到乌金,一位八十三岁的银发老太太.与我母亲年龄相仿。乌金在读高中时,因为对中国民间美术很感兴趣,就到业余学校学汉语,上大学开始专攻汉学。后来担任捷华学会第三任主席,是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馆长。乌金再三邀请我,一定要去她家。我在这里的一个月,不会一句当地话,而在捷克,估计全国懂汉语的不会超过一百人,能够用流利汉语交流的也可能不会超过十个人,乌金就是这十个人其中的一个,所以三次我拜访她。

  • 标签: 中国民间美术 国家博物馆 业余学校 布拉格 居住地 汉语
  • 简介:踏遍山崖又水滨,暗香何处惹伤神。高情不作争名者,大隐应为避俗人。松下寻真成踯躅,雪中探韵费逡巡。相逢慰我相思意,芳讯先传天地春。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访梅》
  • 简介:赵老憨准时到信访办报到。史主任笑了笑说,一年一度,这日子掐的挺准。赵老憨咧咧嘴:可不是咋的,这"两会"不是又要召开了吗。史主任打趣:你这政治嗅觉蛮灵敏的嘛,只可惜,你入错了行当。赵老憨露出一脸憨相,他没弄明白史主任这话是啥意思。

  • 标签: 主任 上访 派出所 专业户 砖瓦房 嗅觉
  • 简介:晋阳高速公路于1997年12月25日举行通车庆典,我和《黄河》编辑部的两位朋友应邀出席。我们24日赶到晋城,已是傍晚,办过报到和食宿手续,即赶到餐厅去就餐。吃着饭,两位朋友就叨念:这个老岳也该来打个照面才是呀!我们这不是冲着他的邀请来的嘛!我笑了笑,未置然否。为了采写长篇报告文学《问鼎群山》一书,我断断续续已在晋阳路上颠踬了一年,对岳绍钧的工作作风多有领教。记得春天我初来采访时,他说好了每晚同我谈情况,结果是一星期拦不住他个影子,只苦得我空守着一间住房徒唤无奈。后来好不容

  • 标签: 高速公路 晋阳 报告文学 公路建设 隧道 工作作风
  • 简介:不辞千里访遗踪,潭影幽幽自古同。细雨如纱声远近,苍山似黛翠朦胧。当初送客人何往,今日踏歌思几重。青弋江边一轮月,年年岁岁忆诗翁。

  • 标签: 桃花潭 客人
  • 简介:碧螺春是苏州名茶,过去只知道产地就在太湖之上的东山与西山,后来才知道,在东山的连绵丘岭中,有一座山,就叫碧螺峰,据说是碧螺春的最早产地,但真的上了这座山,已是2005年初秋的时候,而且是在无意中撞到的。那天是与市、区(吴中)宗教局的干部去勘察准备复建的灵源寺遗址的。灵源寺与杭州的灵隐寺是同时期建造的,时光可追溯到梁天监元年(502),但这对姐妹寺命运迥异,灵隐寺至今在西湖畔香火鼎盛,而占地96亩的灵源寺却早已湮没在太湖东洞庭山的山谷里。

  • 标签: 灵源寺 往前走 心里便 碧螺 就这样 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