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国古代的画家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高度发挥了笔墨的性能,创造了丰富的笔墨技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甚至成为了评定画家人品高下、学问深浅的一个条件,所谓“人品不高,落笔无法”(1)在中国绘画中乃至画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的绘画理论也从没有间断过对笔墨问题的探讨,不但如此,而且这种探讨成倍增长,绵延至今,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那么,如此多的研究探索究竟其内涵意蕴如何,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笔墨作为中国绘画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中国画自身的发展,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有着不同
简介:"岩彩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材质,作为绘画素材源自于原始人类的随意涂抹。在我国岩彩画的出现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这种所谓的边缘画种曾经一度塑造了灿烂辉煌的洞窟文明主体,这些描绘在泥皮和沙岩上的佛本生故事,通过岩彩、金箔、银箔的装饰熠熠生辉,从现有的资料可以想见,当年印有岩彩画的众多洞窟地区信徒僧众比肩的繁荣景象,甚至可以听见在遥远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富商巨贾的驼队铃声。时过境迁,古老的岩彩壁画如丝绸之路一样无声的蒙上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致力于复兴这门传统艺术,并在复兴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多年来的田野调查,岩彩画在热爱这门艺术的画家心中盛开出灿烂优雅的姿态。本期教学栏目邀请王雄飞教授讲授古代岩彩画的临摹方法,追摹古人的临摹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写生创作积累经验。希望通过文中临摹的具体实例,为读者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直观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