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我有一方印章,印文为"性命书法",为张雅臣先生所刻。浑厚的边框,精审雅致的细朱文,给人一种古穆苍凉之感。由此我想,人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又是多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那厚重的边框,正是对生命的无私守护和捍卫。张先生匠心独运,刀起尘落,刻出了生命的意义
简介:2006年12月13日上午9点半,我们上路了,在接到任务48小时后。我们在宛如北宋山水的迷雾中行驶,果然还未出北京就在高速上给堵了。周围的司机一片骂声,而我们因为有苏海江老师,他泰然自若的神情,语带讥讽的谈笑,乃至他的古筝手机铃声,都使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继续凝视高速路旁的风景。傍晚5点我们终于到达了山西省昔阳县城。夜色掩映下景致悲怆,在黑乎乎的山坡上隐藏着层层窑洞,气若游丝的灯火忽明忽灭,迎接疲惫的人们结束又一个平凡的日子。
简介:2004年,《美术观察》的[热点述评]栏目曾讨论过关于“80后的思与看”的话题;2011年,[现象]栏目也曾发起过“‘80’后的群体意识与自我指认”的讨论。光阴荏苒,当今“80后”艺术家、理论批评家已经在很多领域中独当一面,而“90后”艺术家也早已悄然从学院毕业,并走上独立创作的道路。相信每一个当代艺术的见证者都能体验到这种青春的脉动和成长的速度。从2012年起,随着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毕业展的陆续启幕,首批从学院毕业的“90后”开始闪亮登场,以不可抵挡的爆发力迅速占领了人们的视线。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被认为自私、叛逆的独生子女一代早已不再是当年懵懂的孩童,对于现实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解读和世界观。2015年,最早的一代“90后”已经踏入了自己人生的第25个年头,这些年轻的艺术家的登场,又将对当代艺术带来哪些思想和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