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美术基础理论如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等方面的著述已有多种图书版本,却一直缺少有关章法理论——构图学的理论专著。如今,张世彦先生撰写的专著《边·位·场·势·美——绘画章法解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了。长期以来,在国内美术学研究领域,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一直相对滞后和薄弱。

  • 标签: 章法学 绘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理论 美术学 图书版本
  • 简介:孔子是一个人文理想主义者,希冀复兴周代的礼乐制度,在乱世中赋予社会稳定秩序,安定天下百姓。因此,儒家艺术精神首先重视艺术在政治上的教化(礼)、对人的感化(乐)作用,并认为艺术可以陶养心性,进而形成个体"仁"的完美人格,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修齐治平、博施济众。而历代文人雅士寄情于画,以"中和"为美,"穷变化,集大成",不偏不倚,不老不少,亦刚亦柔,亦华亦质,体现为优美的文人游观山水。

  • 标签: 儒家艺术精神 山水画 伦理化 社会稳定 理想主义者 礼乐制度
  • 简介:我比较喜欢帖学一路的书法,总是想追求日常书写的书法创作状态,也许是我慵懒的性格使然。我对古人的信札、题跋比较感兴趣,古人的信札和题跋比较自然,是古人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也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最能从中看到作者的内心,也最能体现作者对书法技法的熟练运用。

  • 标签: 书法学习 创作状态 日常生活 书法技法 古人 信札
  • 简介:蔡元培是二十世纪学贯中西的著名教育家,他在1917年上任北大后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提出治学为本、砥砺德行和尊敬师长三条主要学习宗旨。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巨大,"以美育代宗教"一说拉开了中国近代美育的帷幕,通过美学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的整一,由民族文化、个人主体性和道德性挖掘,对审美教育的非功利性强调,蔡元培以研究为本和艺术启蒙的思想开创了中国现代性文化中心和中西融合的局面。

  • 标签: 内在 超越性 文化学统 美育 审美现代性
  • 简介:引入《创造学》课程是时代的要求;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多样性及限定性的工作特点要求设计师掌握创造的规律和方法;设计教学的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为职业设计师,《创造学》是研究创造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因而要在设计教学中全面引入《创造学》课程。

  • 标签: 创造性 创造学 设计教学
  • 简介: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西方进化论学说,他的“维新变革”的进化论思想已成为其思想核心,并且他所有的思想无不围绕“维新变革”运转。他的《广艺舟双楫》碑学理论也是如此,无疑是西方进化论这一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也就是说《广艺舟双楫》的碑学理论思想导源于西方进化论学说。

  • 标签: 康有为 碑学理论 维新变法运动 进化论 《广艺舟双楫》 书法
  • 简介: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正式新增书法学本科专业。据悉,该专业在河北省高校尚属第一家,学制四年,属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书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继承中华书法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能够从事书法教学、创作和研究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 标签: 法学专业 北师大 河北师范大学 普通高等教育 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教育部
  • 简介:本文旨在采取另一种范式叙事方式,将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从人类学理论范式中独立清晰出来。同时将艺术人类学活跃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至当代的艺术人类学思潮,置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史的长河之中透视。理解艺术人类学从文献到器物,再到艺术文化意义研究的历程,分析艺术人类学从历时共到时再到互动的变化,剖析从审美到社会再到文化的范式取向。叙述艺术人类学主要理论范式,即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历史特殊论、功能学派、结构主义、阐释人类学、反思的艺术人类学范式。同时,在繁缛的跨学科中厘清艺术人类学的不同文化取向,即审美取向、社会取向及文化取向研究。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理论 范式 取向
  • 简介:最近这些年,随着书法界传统风格和样式的复兴,“复古”成了一种时髦的思潮。不但几十年前、十几年前流行的“现代书法”、“流行书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就连很多从事探索性风格的书法家也开始“向后转”,转而从事传统风格的书法创作。在这种风气下,“临帖”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各种临书大展、名家临帖展层出不穷,临帖技法书和视频讲座一时间也洛阳纸贵。毫无疑问,临帖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渠道,

  • 标签: 书法学习 书法创作 取法乎上 现代书法 书风 书法史
  • 简介:如果就现代教学和教育意义上的学科而言,学科名称的确定和学科的实际形成以及形成的程度深浅还不是同一件事情.因此,书法以学科名义出现在高等教育的系统当中,仅仅标志了书法在学科意义上的"合法"进入.

  • 标签: 学科建设 书法 教育意义 现代教学 学科名称 高等教育
  • 简介:每一个展览都会伴随一个研讨会,这似乎是当代书坛的一个惯例。从来没有哪一个书法家希望静悄悄地办展览,静悄悄地撤展。书法展览毕竟在公共展厅,众多媒体、专家、学者和爱好者身居其中,隆重的开幕式毕竟能引起书家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是展厅文化的要义,自然无可非议。开幕式之后的学术研讨会,往往是与会者被动而往,被动发言,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书法家 书法展览 开幕式 多媒体 爱好者
  • 简介:法学科建设是近年才有的话题,其思想基础有二:一是书法学习、创作、展览、专业报刊、古籍整理、学术研究、学术会议、评论、教育、社团组织、出版物等方方面面,均已取得骄人业绩,堪与美术相比;二是师范院校、美术与艺术院校、综合大学,都有书法教育,从大专、本科、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到共同课的书法学习与鉴赏,可谓品类齐备。

  • 标签: 书法研究 学科建设 21世纪 书法教育 书法批评
  • 简介:这里刊出鲍贤伦书法学术研讨会上数十位专家的发言要点,以鲍贤伦书法创作的个案为窗口,对当代书法创作作深层的学术思考,在这些评论中体现着学术的真诚与思辨的深刻。鲍贤伦用自己的如椽之笔,将如何以当代艺术创作理念去发现、撷取和变化历史遗存,如何用新的艺术形式语言来诉说绵绵的怀古情结发挥得淋漓尽致。鲍贤伦的取法很“窄”,他在历史的旷野上此取一个点,在自己的脚下挖一口深井;鲍贤伦的技法很“单调”,而正是在这不断重复的“单调”中体观出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深刻。从他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形式语言中表现出自信与定力,与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弄潮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这些,将会给《中国书法》的广大读者留出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 标签: 书法学术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纪要
  • 简介:主题学多是探讨图像的母题与主题的相关问题,我们把主题学作为一个方法运用在艺术史学的研究中,用分析艺术主题流变的因果和规律来探讨艺术史的变迁和演进,寻求一般艺术史学研究所遮蔽的主题问题和主题变迁的原因对艺术史学的影响,由此建构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标签: 主题学 艺术史学 主题 母题
  • 简介:'绘事无新旧'的观点是金城对以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画,以及不依传统'古法'而创新中国画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中国绘画传统以及中国画自律发展的肯定。金城的'新旧观'为'传统派'的现代性演进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并没有对革新派、改良派以及折中派产生多大的实际影响,却在理论上与他们拉开了距离,体现出这一时代知识精英的文化自觉

  • 标签: 中的新旧 学理论 守成通变
  • 简介:艺术院校开设《艺术法学》课程,不仅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面对未来社会竞争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推进“五五”普法、实现依法事艺目标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 标签: 艺术院校 艺术法学 教学
  • 简介:书法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文化现象,被视为国粹之一。然而如果有人问你书法是什么,你又做何回答呢?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十分抽象而难以回答的对书法进行终极追问的命题。是写字?是汉字书写之美?是通过书写来达到抒情写意?是工余的消遣或茶余饭后的自娱?或是一种展示才能的途径?是学问修养的载体?再或是彻底的艺术创作?是人(书法家)与社会进行衔接、交流、表现的视觉形式?再或“是一种关于徒手线的艺术”,“是一种关于语言的艺术”?

  • 标签: 书法家 学科 美术 艺术创作 汉字书写 文化现象
  • 简介:许多书法前辈、老师常说,学习书法要从毛笔书法学起,只要毛笔书法写好了硬笔书法一定能写好。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凡事都得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一步一个阶梯往上走才能真正走得高远。

  • 标签: 书法学习 毛笔书法 硬笔书法 感悟 循序渐进
  • 简介: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为20世纪的书法艺术观念和理论研究注入了活力,但考古学与书法学之间并非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近一百年间经历了一个彼此磨合、适应的过程,新材料与传统学术观念、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和出土材料的自身局限性都会影响到书学研究利用考古学成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对“20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书法学之关系”作出“史”的梳理和理论探讨,反思20世纪的书法观念和书法自身处境,思考书学与时代学术背景之关系,将会为今后书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书法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20世纪中国 考古学 书法学 研究构想 艺术观念 学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