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中国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民族像苗族那样喜爱银饰艺术的了,对于这一点,早在明清两代派往贵州的官吏文人们的文章中便有记录。比如清代做过云贵总督的爱必达在他的《黔南识略》中就说当地"女子银花饰首,耳垂大环,项戴银圈,以多者为富。"近些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凡是到过贵州苗族地区参加过当地的民族节日的人们也都会发现,出现在节日中的苗族群众,特别是女性,除了集染织绣工艺于一身的漂亮盛装以外,还在全身上下都戴满了工艺精湛、价值昂贵、重达数十斤的银饰品。这些女性,这些银饰,这些盛装,由四面八方的苗族村寨向节日场地汇集,人潮涌动,服色艳丽,银光闪闪,形成了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也形成了艺术的海洋,财
简介:中国古代陶瓷业中的官窑是封建经济方式的特殊体制,是伴随着这种经济方式而产生而成熟的。在封建时代,皇室和政府机构定制专用陶瓷器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以后渐渐产生非商业性质的官窑。明代时,官窑已经制度化和常设化,成为官府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对明代官窑建制的经济属性、组织方式、运行模式和演化过程作全面的研究。由于陶瓷史研究和表述仍在起步阶段,有不少概念的含义是多义的,其中包括"官窑"。由此作为认识明代官窑建制的前提,对许多习见的概念必须予以正名,为全面阐述明代官窑建制扫清理论障碍。本文试对明代官窑和明代官窑器、明代官瓷窑官陶窑和建筑陶瓷官窑、明代景德镇官窑和其他官窑这些概念作出区分。
简介:有着悠久历史的浙江"三雕",为光辉灿烂的中化文化谱写了不朽的篇章。青田石雕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迅速摆脱了经济改革的阵痛,走上了自我复苏、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步子大、势头猛,据我县统计部门公布的去年青田石雕产销达3.13亿元,占全县乡镇工业产值的五分之一。当然,市场是青田石雕依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海外市场更是青田石雕再度辉煌的有力依托,其中原籍青田的港、澳、台同胞夏可承、朱志甫、季洪勇等人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功不可没。要顺应市场、开拓市场,要不断提高艺术创作活力,青田石雕十几年来"小、散、弱、乱"的生产、经营和创作架势,显然已力不从心了。在"自发组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共识下,青田石雕界有识之士本着弘扬青田石雕文化的宗旨,组织了青田石雕行业的社会团体"青田石雕研究院"(挂靠青田县计经委)。青田石雕是我省"三雕"之一,弘扬青田石雕也是为"三雕"在新时期再创辉煌的历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