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粤剧作为地方戏,它与京昆剧种的表演特征相通,教学方面遵循“四功五法”系统性的训练,粤剧剧目教学由于师资缺乏,还有对行当演员的培养重视不够等原因,剧目建设一直比较困难,使剧目移植成为了一条便捷可行之路。在剧目移植过程中,学习被移植剧目的表演方法和塑造人物的处理手段等,并将它融化到本剧种的表演程式当中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京剧《李逵探母》是一出架子花脸行当剧目,做、念、唱并重,架子花脸行当对于粤剧教学剧目移植来说,对该行当做功的借鉴和学习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音乐唱腔设计、剧本改编、粤剧表演程式的植入等步骤方法,尝试对《李逵探母》进行了移植改编。其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创造,对这一课题的探究,不但对粤剧教学剧目建设带来积极动力,也希望可为地方戏在向京昆等剧种借鉴、学习的过程中,作出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在中国伶人的地理分布中,存在着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即某些地域盛产伶人。这里,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地理学内涵。苏州和扬州拥有较为丰裕的物质条件,戏剧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两个城市较之其它一般地区,也就具有了某种优势。北京、河北成为伶人出生籍贯密集的地区,它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伶人移植的结果,然后再逐渐地土著化了。山东成为伶人出生籍贯较为密集的省份,也应该跟它的地理条件有关,一方面距江苏、北京、河北不远,可能受到它们伶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成为它们两地伶人移植的中间停留站。安徽、湖北沿江地理所形成的商业和运输业较为发达,也是伶业较为兴盛的地理条件。从地理角度研究中国某些地域盛产伶人现象,也显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人类文化现象的阐释能力。
简介:诞生于清乾隆年间的扬州评话书目《皮五辣子》(原名《清风闸》),由浦琳根据自己的经历,假名"皮五"而创,这部书目带有浓重的市井气息,它"润饰其词,摹写其状""养气定辞,审音辨物,揣摩一时亡命,小家妇女口吻气息"(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假托北宋,反映了清乾隆年间的社会生活。浦琳之后,经龚午亭、余又春等人的传承与发展,到杨明坤已是第九代传人,一直传承有序,代代积累,不断发展,书目文字量从浦琳版的73.5万多字,到杨明坤口述版,已达120多万字,展现了扬州城200多年间宏富的风土人情、世间百态,既有大刀阔斧的泼墨式渲染,也有细致入微的工笔式描摹,既是口头文学的典范,也是一部立体的、活态的风俗长卷,一部舌尖上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