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若干年前,有两位外国留学生,在观看了大半个中国的地方戏曲表演以后,发表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她们说:中国戏曲在表演程式上大同小异,而在唱腔语言上却各具特色,丰富多彩.这真是以最浅显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戏曲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地方特色的核心就是音乐与语言.别小看了这份特色,这正是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条件.舞蹈艺术亦是这样.宋以后,舞蹈走向民间,历经千百年的流播、传承、碰撞融合,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这一特色是以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为标尺来完成的,是人民群众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缺少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艺术将难以生存.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并上演的大型舞剧正是以它鲜明的地方特色立足于舞坛,并赢得观众的好评的.
简介:奥地利國家圖書館在網上(https://www.onb.ac.at/)公佈了一批中文古籍。經網絡檢索,其中戲曲類藏書計有:選本三種,《大明天下春》、《重訂綴白裘全集》和《重訂綴白裘新集合編》;刻本二種,《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和《桃花扇》;曲韻一種,《中原音韻》。綫上《大明天下春》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多了兩頁,補足了所收《祁羽狄遇仙女》和《蘇秦爲相團圓》兩齣。將這兩齣與其他明選本比較,發現《祁羽狄遇仙女》即明傳奇《玉如意記》的一齣,《蘇秦爲相團圓》的曲文與羅懋登注釋的《重校金印記》幾乎一致。集古堂刻本《綴白裘》、共賞齋刻本《綴白裘》和西園刻本《桃花扇》雖見著録,但版本情况介紹不多,本文亦略加考述。
简介:沪剧《八女頌》是描述抗日战爭时期,东北抗日联軍在我党領导下,为取得民族解放与日寇作殊死的斗爭的一段壮烈場景?缜檎故玖巳湛芮终嘉夜敝?妄图用恶毒的“集家井屯”政策,来割断东北人民和抗日联軍的密切关系,想借此扑灭抗日的憤怒火焰,但事实跟侵略者的阴謀恰恰相反,东北人民在党的領导下,更加团結了,抗日的怒火越燒越旺,戏中八位女英雄中的胡秀芝和安大姐两个战士就是这熊熊火焰中的两把火种,她們按照党的指示,深入敌后,运用各种方法与凶恶的日寇作斗爭,她們发动人民起来怠工;她們把有爱国热忱的青壮年組織起来;她們依靠了群众,使敌人的阴謀計划一一都失敗了?泳缰形覀兛吹搅税宋慌⑿?
简介:由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作曲的三幕歌剧《茶花女》(LaTraviata)作于1852-1853年,脚本由皮亚威FrancescoMariaPiave)改编自小仲马(AlexandreDumasfils)的同名小说《茶花女》。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1856年上演于伦敦和纽约。《茶花女》又名《堕落的女人》(TheFallenWoman)、《误入歧途的女人》(TheWomanGoneAstray)。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Violetta)在一次派对中爱上了青年阿尔弗雷德(Alfredo)。
简介:女书通行区是一个瑶汉杂居区,隋唐以来瑶汉两族互相影响,逐渐融合,产生了既有明显瑶族特色又有汉族遗风的双重文化;江永女书地处古代越楚文化的交接地区,深受古楚越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原始的稻作文化与祭祀文化使得女书艺术的特色更加璀灿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