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上海新舞台是中国第一个新式舞台,潘月樵、夏月珊兄弟等在此编演了大量的时装新戏,这些戏内容上宣传革命和自由思想,舞台布景上力求真实,演出上唱少白多。百年过去了,这股戏曲改良的思潮还一直影响着我们,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成败得失至今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 标签: 上海新舞台 时装新戏 布景 表演
  • 简介:20世纪初,“新政”、“改良”运动层出不穷,作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戏曲的教化功能与社会作用也愈发为人重视。清廷、改良派与革命派几乎同时发力,从社会上层的政策制定到戏剧刊物的发行等方方面面,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改良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改良者们发掘出了中国传统戏曲全新的时代意义。他们力图逾越旧有藩篱,开创启迪民智的崭新局面。上述三方在参与过程中各怀目的,方法迥异,展开了一场精彩激烈的博弈,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值得反思。

  • 标签: 戏剧改良 清廷 改良派 革命派 博弈
  • 简介:抗战时期福建戏曲改良运动,是全国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时期全国戏曲改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福建抗日救亡戏剧活动的一大特色。抗战时期福建戏曲改良运动以闽剧、歌仔戏、莆仙戏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试从闽剧、歌仔戏、莆仙戏的改良入手,以民国报刊实时报导为脉络,结合历史背景,描述福建抗战时期地方戏曲改良运动的历史概貌,探索其历史分期,以及各时期、各剧种改良的社会背景、组织结构、政策措施、戏改概况。并对其影响及历史意义作客观的评价。

  • 标签: 抗日战争 戏曲改良 闽剧 歌仔戏 莆仙戏
  • 简介: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出版了光盘的六部影片:《劳工之爱情》(1922)、《一串珍珠》(1925)、《西厢记》(1927)、《情海重吻》(1928)、《雪中孤雏》(1929)和《儿子英雄》(1929)。这六部影片并非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通过它们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形态,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 标签: 中国早期电影 叙事形态 《劳工之爱情》 国产影片 《西厢记》 故事片
  • 简介:袁牧之是中国话剧史和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发展.他在剧坛奠定表演艺术家的地位始于辛酉剧社时期,但每一个天才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袁牧之对于戏剧艺术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他的早年,他童年时代的家庭演剧和学生时代的学校演剧给了他最初的艺术训练,同时,学校演讲也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表演基础。

  • 标签: 袁牧之 家庭演剧 学校演剧 演讲 生活艺术化
  • 简介:20世纪30年代戏曲改良思潮又一次形成,它是晚清、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戏曲改良的继续。然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这一思潮又呈现了新的特点,国内外戏剧界参与的广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改良都有所拓宽和深化。

  • 标签: 1930年代 戏曲 改良
  • 简介:戏校的文化课,比较起专业课来,当然不是重头。但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却也不曾有丝毫的忽视。古老而灿烂的中国文化,派生出戏曲这枝美丽而优雅的花朵,要继承和发扬这朵艺术之花,文化课是基础,学生学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戏曲的精髓。戏校一开办,就设置了文化课:我是1959年到戏校任教,那时称为艺术学校,已经初具规模,各种工作都是按照规定的目标。而实际在我之前已有好几位文化老师,如胡月怀,等老师。他们都是具备教学实力的教师,离开戏校后,去往普通中小学都担当起重要的教学任务,如胡月怀老师就在一中任语文老师:之后有陶兰英老师、张起志、许登岐、宣长根、程绍颐等等这些老师。他们也都具备坚实的学识基础和教书育人的情操。

  • 标签: 文化课 语文老师 早期 艺术学校 教学任务 普通中小学
  • 简介:<正>一、几种起源说1907年6月1日,在日本东京“本乡座”戏馆里,一批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继《茶花女》片断之后,第一次演出了他们自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这件事的影响是那样出人意外,以致于当这些二十来岁的青年大都还沉浸在初上舞台的兴奋喜悦之中的时候,日本戏剧界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东京报纸纷纷刊登著名演员和剧评家的文章,盛赞这次演剧“象征着邻国艺坛将来无限之进步”,足以“担当改良清国戏剧界的先导”……。春柳的这次演剧确实掀开了中国话剧史上很有光彩的一页,它以饱满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思想内容和严谨整齐的艺术特色,对国内的话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的开端。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许多论者虽然承认早期话剧与“五四”以后形成的现代话剧在性质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但在起源问题上,却异口同声地说:两者都是外来形式。

  • 标签: 早期话剧 文明戏 中国话剧 春柳社 日本新派剧 戏曲形式
  • 简介:中国最早的影片创作,经历了它特有的发展过程,即戏曲片开其斌,纪录片、故事片及其后的道路。1905年。中国电影在北京任庆泰的“丰泰照相馆”迈出了它的第一步,戏曲纪录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的开荒之作,以及随后的《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金钱豹》等戏曲片的拍制,把电影真正引入到中国。

  • 标签: 中国 电影化 《定军山》 《收关胜》 影片创作 纪录片
  • 简介:本文结合古典文献,对“台”这一中华文明早期供帝王观看演出的建筑形式做了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台”在春秋时代之后日渐兴盛,实际上已经成为宫廷娱乐演出的主要场所,而到了隋唐之后,不再以“台”来命名宫苑,“台”在其中的标志性作用也日渐衰落。

  • 标签: 早期帝王 宫廷演出
  • 简介:5月28日~6月2日,在以“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音乐节上,主办方邀请了“早期钢琴”(Fortepiano,通常特指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制造生产和流行使用的钢琴,或是以此为蓝本的现代仿古钢琴)制作大师保罗·麦克诺提(PaulMcNulty)和早期钢琴演奏家薇薇安娜·索夫罗尼茨基(VivianaSofronitsky),举办“贝多芬和他时代的钢琴”专题讲座和早期钢琴音乐会。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音色变化 师保 著名钢琴家 调律师 羽管键琴
  • 简介:对于已经形成了高度程式化体系的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来说,话剧是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话剧在中国产生的背景是晚清中国改革现实的时代要求和西方文化的启发与刺激;从戏剧艺术本体发展的角度看,是中国戏剧文化在新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的结果,也就是中国戏剧开始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虽然由于缺乏自觉的表演观念和系统的表演技巧,早期话剧有定型刻板、造作过火的演技倾向,但毕竟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这些不同风格的演技,既有对西方写实演技的追求,也有对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传统的吸收,虽未形成真正的现代演剧体系,更不是自觉的民族化,但其自发的对适合现代中国社会及观众的新表演艺术的探索,却对中国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标签: 早期话剧 表演 观念 实践
  • 简介:编者按:今年是田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逝世30周年纪念。本刊特发田汉戏剧创作研究专辑以期表达我们对田汉先生的尊崇与缅怀。二十世纪中国新开创的戏剧传统并非一个,其中,田汉先生的戏剧创作独树一帜。田汉先生不仅仅属于20世纪,他属于整个历史;田汉不仅仅属于中...

  • 标签: “唯美主义” 艺术观 辛亥革命 早期创作 现实主义 爱情
  • 简介:三山会馆版《牡丹亭》将“梦·幻”作为主题,分为上、下两阕。上阕通过“游园惊梦”,展现杜丽娘梦中之情;下阕以“拾画叫画”,展现柳梦梅幻想之情。改良传统“花神”造型引导、贯穿这段梦幻之情始终。传统杜、柳、春香的古典昆曲扮相与改良传统花神演绎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缠绵裱丽在小庭深院与浅斟低唱的氛围中还原昆曲淡雅、含蓄的艺术追求。

  • 标签: 梦幻 传统 改良
  • 简介:中国早期现代派话剧在接受西方影响时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很难从流派上加以划分,而从情感表现内容上即文学母题上,则易于划分。本文以母题选择为标准,把现代派戏剧划分为美的梦幻、生的迷途、死的诱惑和爱的绝望四种类型,并以作品试加分析。

  • 标签: 话剧史 现代派 母题选择
  • 简介:非营利职业戏剧是美国戏剧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这一戏剧艺术管理模式的确立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这之前,美国戏剧艺术家们早就开始了非营利戏剧艺术管理模式的探索,本文重点介绍普罗汶斯顿剧团、华盛顿广场剧团、戏剧协会剧团、同仁剧团在二三十年代对戏剧艺术管理模式的探索,期望能为我国的戏剧艺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非营利戏剧 艺术管理 美国
  • 简介:格里菲斯的电影《赖婚》于1922年在中国公映,此后数年间复演不断,中国观众对剧中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演均赞赏有加。本文立足中国早期报刊资料,试图还原电影《赖婚》在中国公映之后的历史现场,以共时性的视角研究电影《赖婚》与同时代国产电影之间的关系,论述中国早期电影在市场宣传中的《赖婚》元素,以及在叙事模式、艺术手法上的借鉴、模仿痕迹。

  • 标签: 《赖婚》 中国早期电影 商业启蒙 叙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