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以下四篇创作构想,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电影队伍中最年轻一辈的创作者们。他们在这里所表达的,如同他们的影片所给予我们的印象那样,首先是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真诚、思考和激情。任何具有真正价值的探索,无不来自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他们后来是否全部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人们会有不同的估价,但这些可读性很高的最初设想,为研究他们的作品提供了很实在的线索和参数。电影艺术正在饶有兴味的发展中,各种各样的探索性作品不绝如缕,我们愿在本刊上发表更多这样的创作设想,热诚希望电影创作者们、特别是学院历届校友利用这块园地,这将是我们的读者很值得嵬集的研究电影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简介:<正>记得在抗日战争以前,北京有过那么一种人,他们的职业就是给那些到中国来猎奇的西洋大腹贾们做向导,领他们去买瓜皮帽,大烟枪,逛八大胡同。反正洋大人喜欢什么就给办什么。我看见过其中一个姓梁的,有个英文名字叫乔治。这人还算是个“文艺界”的,因为他还翻译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可是他是干这行的,见了洋人真是恨不得把祖宗的骨头也挖出来耍,只要洋人喜欢的话。总之,风格卑劣得很。我本来是想说在我们电影创作当中的一种不好风向(虽然这股风还并没刮大),可是不由得想起了这件不愉快的记忆。当然,不是拿来相提并论。我们的编剧、导演、摄影师们和干这种向导行业的人相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