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民族化”是一个针对外来文化的口号。它要求把外来文化的影响置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管辖之下,把外来文化改造(化)成符合民族传统特点的形态。在文化问题上鼓吹走“民族化”的道路,必然意味着今随古制,崇尚国粹。就艺术文化的范围来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历史性的、相对的,共同性是根本的、绝对的。重要的是探究中、西美学思想的“共同”之处,“异中求同,同为根本”;所谓“创造意境”、“写意”之类,绝非中国艺术的特产。西方电影艺术史,并非以再现主义为起点,因而以“写实”与“写意”作为中,西电影艺术形式的分野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在强调中国电影理论要有“中国特色”的背后,潜藏着“民族化”的要求,即把对传统的依附程度作为衡量理论的价值的标准。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解决现代化问题,而现代化的核心是思想观念的革新,这就意味着对落后于时代的文化的改造,“民族化”的口号颠倒了矛盾双方的关系,与现代化步伐是不合拍的。未来人类文化中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艺术,将建立在对世界文化的广泛吸收的基础之上。
简介:这次拍戏来到了江苏同里,一个江南水乡小镇。“同里”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隋朝的时候,这里叫“富土”。有一年闹大灾,別的地方交不上粮食,皇上下旨让富土增缴皇粮三斗。富土的百姓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位秀才想出了一个对策,他说只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即可——期限到了,钦差前来收粮,秀才带领百姓在岸上迎接,秀才说:
简介:江苏省常州市资深研究员、江南影视学院副院长韩斌生先生的传记文学新作《吴祖光新凤霞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韩斌生先生继《大哉洪深》、《文人瞿秋白》之后又一次真情之作。全书在近百年的历史跨度中真实客观地勾勒了吴祖光、新凤霞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其中吴祖光先生的文人本性、率直可爱之处,新凤霞女士的演员本色、侠骨柔肠之美均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们之间从相识、相知、相爱到历尽百难,相守百头的爱情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不已。特别写到“文革”后他俩焕发青春,吴祖光新作不断,新凤霞竟以残疾之身写出200多万字的传记著作,双双硕果累累,更让人感佩。书中还对周恩来总理与文艺家的友情,十年动乱中文艺界的友谊与恩怨作了客观的描绘。本书角度新颖、体系严密、感情浓郁、文辞优美,是吴祖光、新凤霞研究的新突破,是文学性和学理性俱佳的一部人物传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友情推荐。本刊特推出节编后的一段《结婚前后》,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