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宋著名地方志《吴郡图经续记》的作者朱长文,自元丰至绍圣间,以其道德、学术闻名遐迩。在他生活的时期,南方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地方性家族实力迅速扩展;思想学术范畴内,以经学、道德为本的新儒家崛起;政治领域中,既有变革派、保守派的纷争,又有不同派系的倾轧。考虑到上述背景,并非显赫的朱长文自有其代表意义:他并不属于大姓世家,但其家族在地方上却有一定影响;他曾求学、任教于京师,交游广泛,而其活动重心与影响所及却主要在苏州;他潜心钻研并致力于传授经学,却不被他的朋友程颐及学生胡安国等人视为'醇儒';他活动于党争激烈的北宋中期,对地方事务积极介入而超然于中央政争之外,从而与不同派系的头面人物保持着良好关系。正是这些长期活跃在地方、具有深厚根基的中下层士人,成为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力量。
简介: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简介:<正>北京图书馆善本室藏有被题为“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的一册文献,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大字刻本,不分卷、无页码,共二十三版,现对折裱为四十五页(最后一版半面)。字体极不规整,不仅歪歪斜斜,而且俗体字、错别字较多。笔画欠缺、增衍及错位者更随处可见。版心无书名、鱼尾等一般刻本的标记,即边框亦线条不直、粗细不匀。从书写和雕刻上看是十分粗糙的。由于纸张早已糟旧,文字有所残缺。除第三、四页每页各八行、每行十五字外,其余基本上是每页七行,每行十二字,但亦偶有一行中挤刻十三字的情况。由于原文分为二十余个自然段,每段结束时另起一行,故实足字数(包括残缺字位)为3760字左右。从篇幅上看,已颇为壮观,且内容相当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文曾选编于《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中,但此后史学界对这个文献似乎并未充分注意,本文不揣浅陋,拟对“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后简称《檄文》)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蕴义作一番考析,以就正于方家。
简介:“元佑学术”不仅体现了北宋蜀学、洛学、朔学三大学派的某些相同的经学思想,而且辐射到了文学、史学、制度等多个文化层面,是元佑党人用来排斥“荆公新学”、废弃熙丰新法的理论依托。绍圣以后,“元佑学术”遭致严厉禁锢,也成了“绍述”新党排斥政敌的一个专门术语。南宋士大夫在反思北宋覆亡的历史过程中,却以一种过於偏执的认同,以及简单的二分法和柔性叙事的手段,展开了以“元佑学术”为判断标准的历史叙事:并将“元佑学术”视为宋代进入“后三代”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从“元佑学术”的形成与被禁,到“元佑叙事”的展开,均与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典型地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优劣杂陈、得失参半的政治文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