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2年,我在江西省博物馆参观傅抱石先生《武侯出师表》印,高61毫米,长31毫米,宽28毫米。正面朱文"不求闻达"。一边傲刻诸葛亮《前出师表》,全文634字。用放大镜看,笔画方圆流畅,刀法刚健峻拔,结构开朗宽阔,气韵潇洒俊逸。另一边款识:"此武侯出师表印,癸酉冬旅日时所作,甲戌五月曾展观东京。为感天翼(熊式辉号天翼)主席佽值之德,谨献是石。小技恶劣,不足报万一也。乙亥八月晚傅抱石记。"1933年秋,傅先生留日,冬月刻此印。翌年5月,在东京举行"抱石个展",极为轰动。郭沫若主持开幕式,我国驻日公使题《艺兼三绝》。日本文艺界名流横山大观、正木直豢、佐藤春夫、土屋文明、中村不折、何井仙郎等均到会参
简介:邓之诚先生著《骨董琐记全编》中有一篇题为“郑和印造大藏经”的文字,记述郑和自永乐五年(1407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间陆续印造大藏经十藏布施于郑和与郑和下西洋重要关系地著名寺院之事,并详载明初刻本《优婆塞戒经》卷七后刻题记。关于此则史事,中国航海史研究会1985年编辑出版的《郑和史迹文物选》中曾记及,其史料来源亦为此戒经题记,可见此则史料的可靠性。但《郑和史迹文物选》记之极为简略,此后其史料价值和信息含量也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因鉴于此则题记对于研究郑和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参考价值,兹将该段文字照录于下,并加以考述。
简介:亡友马万里先生,与我生同乡里,夙知其妙擅六法,一时誉满江南,甚为海内诸老所称赏,如钱名山(振锃)、庄思缄(蕴宽)、吴缶庐(昌硕)、曾农髯(熙)等皆有题赠,深喜吾邑自恽南田、汤雨生后,画坛继起有人。日寇之难,乡国沦陷,予避寇西上,恰与万里邂逅于桂林,欢喜踊跃,顿失流离之感,遂接至其寓所,即出示其与张大干合作之独秀峰图,但见烟鬟雾鬓,顾盼多姿,俨然一幅遗世独立之绝代佳人图,笔意飞动,墨气融和,如出一手,已是拍案叫绝。复搜其行箧,展观其命名为《九百石印精舍图卷》者,则赫然手拓印存也。镕今铸古,面目生新,风格之老成,乃欲突过乡前辈赵仲穆先生,益叹万里兼擅群艺,不独绘画一事而已。九百石印精舍,本是万里治印斋名,其画友张大干欣然为作精舍图,题日:“戊寅秋,桂林旅次,为万里道兄写,乞正,大干张爰。”万里将此图装成三丈馀之长卷。精选自刻存印一百六十八石,拓于图后,珍逾拱璧,从不轻以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