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山东、山西、河南、河北4省文化厅及各厅史志办公室组成的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按照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的部署,于1992年起由山东省文化厅及史志办公室牵头抓总,协作编著科研专著《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史》。此书为大32开本,32-4万字,封面为硬皮铜版纸(套色)。中国文联主席、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巍峙题写书名。全书共分4章28节,时间跨度为1937-1949年。此书主要撰稿人为:第一章,河北张伸明;第二章,山西陈维光;第三章,河南冉笠;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王昆、王建国,全书总纂王震东(山东)。此书编纂历时7年,日前已由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与音带配套发行,
简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三大主力红军中的两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入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称红二方面军),曾先后转战云、贵、川。围绕着在川滇黔边区开辟新苏区的意图(后未能实现),红军建立了多支游击队配合主力开展游击战争。红军及游击队在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广泛开展革命文化宣传活动,特别是遵义会议后,红军转战川滇黔边期间,宣传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把千百万深受压迫的各族人民动员起来,支援战争。一、应用各种文艺宣传形式,在川滇黔边区开展革命文化活动印制宣传品。包括文告、传单、小报。除少量为红军从原苏区带出沿途散发的外
简介:从1939年到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曾数次独立举行对黄帝与成吉思汗的祭祀典礼。这两项祭礼不同于明清时期的帝王陵寝祭礼,而是被设计成象征威权体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政治仪式。经过数年延续,二者成为新的革命礼仪传统。其所展示的操演策略与社会动员技术主要模仿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仪式。在对黄帝、成吉思汗的符号建构与仪式象征的运用上,边区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始终存在竞争态势,其实质在于两党政权正当性的冲突与对抗。在国共两党的政治弈局中,边区政府的成吉思汗祭礼有力增进了蒙古族对中共政权的认同感,而黄帝祭礼则生动展演了中共的民族主义策略与威权政治体制。这两种祭礼的运用,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共在局部执政时对政治进行仪式化运作的机制与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