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5年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校庆日当天,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思源堂与陈省身先生故居之间的迦陵学舍落成启用。从此叶嘉莹先生结束了46年的温哥华生活,不再每年跨洋奔波,而决意定居南开园。自2012年3月起至2015年9月止,每年春夏之际我都有幸陪同叶先生一起飞至温哥
简介:鬼戏人情每当打开这本《宋词选》就想起了孟超。读书人惜书,我一向看书仔细,不乱涂乱折,即使圈圈点点,也要圈点得整齐些,艺术些。这本《宋词选》却是皱巴巴的。表面撕裂了,我精心婊糊过;书角卷皱了,我沾着水把它拍手;可书上留下的烟味,历二十年仍难去掉,偶尔还能从页中发现几粒烟末。这些都是孟超留下的痕迹。这本书里布满地的气味。孟超以《李慧娘》而名世。1961年,在为民请命的历史剧创作热潮中,孟超发表了根据《红梅记》创作的昆曲剧本《李慧娘》。剧本一经发表演出,立即引起轰动,被认为“这是昆曲剧目中继《十五贯》之后,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又一次可喜的尝试。”“剧本编写得不枝不蔓,干净利落。”康生
简介:邓家湖位于荆门东南隅,西北与钟祥的贺家集、皮家集接壤,东南与钟祥南区隔河相望,南至马良、小江湖,北至老孙集、石牌、瓦瓷滩,大部分是平原,少许丘陵与马良山相连,湖港交错,芦苇参差。大革命过后,我党常在这里向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武装斗争,这里是极富于革命传统的地方。邓家湖农民暴动不是偶然的,有其主客观原因和条件。主观原因是五四运动以后,邓家湖、马良、李家集、雨霖庙、小江湖等地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如邓炳纯、李庭壁等同志,在这里传播马列主义,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建立党的组织。记得先后有孙九连、邓念良、汪德元夫妇、陈宏金、刘庆云、邓希禹等同志入党,党的组织由小组、支部,发展到区委。正是这些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热
简介:1995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新版《咸宁市志》“大事记”上读到原文化部创办向阳湖“五七”干校的记录:“著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及家属6000余人到该校劳动锻炼。”一种高度的敏感,使我立即萌生了抢救这笔文化资源、挖掘这座“文化金矿”的念头……从此,每逢出差进京,我在紧张的公务之余,有计划地拜望了一大批昔日下放咸宁的文化名流,经常是白天抽空预约,夜间促膝长谈。如果遇上双休日,甚至一天连续采访五六家,工作始终在快节秦、高效率地运转。返程后,我有空便泡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了“文革”期间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新时期以来一整套《全国报刊索引》。同时,多次去咸宁
简介:提起著名文艺理论家侯金镜同志来,我就极不平静。他担任《文艺报幅住编,我们办公在文联大楼,又在同一食堂用餐,日久天长,便相识了。他朴实无华,乎易近人,既有长者的风范,又有朋友般的亲切,虽然我们无工作的往来,却好像天天在一个办公室工作那样亲密无间。到了十年动乱年代,文联和各协会竟然成了“重灾区”,我们的大队人马都像犯了罪,通通被赶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脱胎换骨”,从此我接触地的机会就多了。我和侯金镜不在一个连队,但距住地很近,上下工能见面,在医务室看病也常见。他那时被污蔑为“走资派”和“反革命分子”,是强制劳动的重点对象。我是小干部,比他处境好一点。有一天,在我那间小屋里,又聚集几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