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豪斯霍费尔的地缘政治说是德国20世纪上半叶的国家安全论。该学说首先注重国际格局的整体变化,强调了一战后世界各国依托自身大陆建立"空间集团"的国际政治新特点。豪斯霍费尔由此提出,德国应建立"欧亚区域"战略同盟,通过大陆经济自给抗击英、美海上封锁,挑战西方霸权。地缘政治说为纳粹的"欧洲新秩序"设想提供了国际的注解。但从未在希特勒的对外重大决策中发挥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豪斯 费尔 国际政治 国家安全论 纳粹党
  • 简介:本文对晚明海上世界进行重新解读,提出以整体中国海上力量的高度来看待晚明中国海上力量。认为晚明海上场域突出显示了与前此的不同之处:第一,东矿西珍,海上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东洋凸显,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白银货币密切相关;第二,环境复杂,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海上贸易以亦商亦盗为基本活动方式,中国海商经历了身份转换,中国海上力量则经历了重新整合,包括官、商、民的通力合作;第三,整合后的中国海上力量重建了海上秩序,并在与西方海上势力的博弈中胜出。指出上述因素构成时代特征,中国社会变迁与世界大变迁紧密相连,无论是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晚明中国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进入与世界同步的趋向性发展历程。

  • 标签: 晚明 海上世界 商品结构 海商集团 秩序重建 胜出西方
  • 简介:田野调查发现,北侗地区房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内涵较为复杂,既包括类似于汉人宗族中的房支,同时也指涉类似于汉人宗族的组织。房族组织在房族范围、姓氏组成、血缘渊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明显的治理功能。房族组织主要通过协助村务、主导公益、族规引导和纠纷解决四种方式参与乡村治理,主导并生产乡村秩序。房族是典型的乡村自组织,乡村治理法治应注意运用自组织资源。

  • 标签: 房族组织 秩序生产 乡村治理 法治化
  • 简介:虽夜禁之令一直存在,但宋朝实乃唐朝以降相关管理最为宽松的政权,其城市公共空间夜晚秩序总体散漫。在夜禁相对严格的北宋中前期,时有妄开城门、官员犯夜发生,且有巡逻者护送犯夜官员回家的惯例与规定,普通人则对禁令仍十分惧惮。都城经历由禁到放的过程,地方城市禁放不一,总体宽松与官民侵夜而动多见记载。上元节等节日彻夜狂欢模式、夜市兴盛与较为普及是宋朝城市公共空间活跃的重要体现。

  • 标签: 宋朝 城市 公共空间 夜禁 夜市
  • 简介:本文利用一种广泛的结构方法,考察了自公元前3500年以来国际体系与世界秩序的演变,特别是对国际体系和世界秩序构成影响的单位(“UNIT”)规模与影响的变化,从而对世界秩序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并对美国以肯尼思·沃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世界秩序理论进行了批判。

  • 标签: 世界秩序 国际体系 相互影响力 单位
  • 简介:纵观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史,每次改革开放的高潮到来之前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八十年代初期,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标志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九十年代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标志是“社”与“资”的争论;如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公”与“私”的争论。因为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公”与“私”的矛盾日显突出,传统观念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有人担心私有制的发展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私有经济扩张造成公有资产的萎缩。有人虽然承认私有经济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但又不愿赋予其应有的名分和平等的地位,

  • 标签: 公有制 思想解放 定义 改革开放 私有制 九十年代
  • 简介:建安时代,就其时间短暂而作家辈出、作品繁多而言,可以说辞赋的创作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在学术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详实的评价,笔者也持赞同的态度。然而在这繁荣现象的背后,出现了一种历来未能引起论者注意的异常现象,就是三曹之外的诸子辞赋的创作,因束缚...

  • 标签: 建安诸子 辞赋创作 同题共作 王粲 曹丕 建安时代
  • 简介:对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论要重新学习、重新理解苏双碧在《史学理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课题,但过去由于两个方面的问题!史学理论和史学万法未能实行根本变革:其一,中国封建史学对史学界影响很深,就我国...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史学方法论 史学理论 重新理解 研究方法 研究历史
  •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 标签: 清代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朝贡体制 东亚
  • 简介:一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爆发了一场瘟疫,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几乎是致命的。

  • 标签: 国土 辛亥革命 爆发
  • 简介:<正>《易经》原为一部示人吉凶的占筮之书,后来发展成为一部概括自然社会变化法则和指导个人言行准则的哲理之书,是中国几千年来无数先哲先贤耗尽心力,迸发智慧所凝聚起来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巨大创造,堪与长城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巨大创造并驾齐驱,一样地成为世界人类历史上所贡献出来的礼品.研究《易经》(包括《易传》在内)这个专门学问,我们把它称为《易》学.《易》学目前面临着一个现代挑战的问题.为了敢于应战,笔者认为,这项应战工作包括两个内容,也是两个层次;首先是《易》学研究能否予以现代的诠释?其次才是能否于这些诠释中找到它在现代社会里面仍可继续作出贡献?如果我们急于去找它对现代的贡献,而疏于对它给予现代的释义,后勤工作做得不好,这个战局的前途是难以乐观的.

  • 标签: 《系辞》 重卦 八卦 《周易》 卦象 卦爻辞
  • 简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的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概念,是经历漫长的过程而渐进发展和最终定型的,但是难以否认我们古代多民族国家正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或中华民族的基础和前身,五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是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的共同历史。中国的内地和边疆组成的广袤疆土至今一直是汉族和蒙、回、藏等诸多少数民族共同栖息的家园。

  • 标签: 华夷秩序 文化多元 大一统 多民族国家 现代中国 中国历史
  • 简介:回族民间儿童歌谣是回族口头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从民间的、儿童的视角反映了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回族民间儿童歌谣虽然是“稚子之歌”,却因为它“欢呼戏笑之间,莫非理义身心之学”…而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博大精深的道德教化,其内容涉及宇宙人生、伦理道德、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宗教习俗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回族人民聪颖智慧、热爱生活、善于创造、精明干练、热情好客、精于商贾等民族特点。回族民间儿童歌谣又因为内容的饶有趣味、形式的生动活泼、语言的通俗易懂、节奏的鲜明、音韵的和谐、儿童乐于接受等特点而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灵成长和兴趣培养,因此成为回族儿童喜闻乐见的别具深刻意义的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的良好教材。

  • 标签: 社会伦理秩序 儿童歌谣 回族 民间 传统 口头文化
  • 简介:清仁宗作为守成之君,在着力整顿内政的同时,也很重视回疆秩序的整饬。然而回疆事务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仁宗对于一些乾隆年间未能克服的困难和遗留的问题认识并不全面、客观。负责回疆治理的松筠,则因其个人因素和客观环境使然,最终不仅未能在当地建立起符合皇帝意愿的治理体制,反而对玉奴斯案、孜牙墩事件等处理失当,激化了社会矛盾,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为日后的变乱埋下了隐患。

  • 标签: 嘉庆朝 松筠 回疆 整顿
  • 简介: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有着“一套正统的”基准时间(benchmarkdate):1500年、1648年、1919年、1945年和1989年。笔者认为,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对这些作为内外参照物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问,对基准时间被确立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对基准时间进行修正,以便能够更好地反应宏观历史中的国际动态。第一部分对建构该学科自我认知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疑。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成为基准时间的资格与原因。我们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社会学研究途径)对基准时间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其标准。第四部分进而建构了一套可以拓宽学科理论与历史视野的修正后的基准时间。我们设计了一种基准时间评级的方式,并针对近期的候选者提出了一种获得基准时间资格的方法,从而对该学科的基本时间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更好的启发。一套修正后的基准时间能够帮助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关注战争与和平的动力转移到关注更为宽广的宏观历史动态上。

  • 标签: 基准时间 历史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社会 国际体系 现代性
  • 简介:本文从海内外学界对南宋义役的认识分歧入手,在摸清义役的实施概况、发展阶段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首次区分了义役的不同类型,即有民间主导型和政府推广型之别。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从乡村上户、胥吏阶层和地方政府官员在义役问题上的利益博弈入手,分析了义役败坏的诸般原因。认为民间主导型义役是乡绅集团在差役重压下,试图通过集资助役、自主排役之方式,主动参与赋役徵收、地方治安等乡村治理秩序重建的有益尝试。

  • 标签: 义役类型 乡村治理秩序 利益博弈 制度变异
  • 简介: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金融市场遭到破坏和失序,上海金融业为自身基本权益及行业生存,也为市场稳定和尽可能减少同业与客户损失,围绕金融市场秩序重构各个方面,与日伪当局进行了折冲交涉,其中虽然有过妥协、退让乃至合作,但也不乏拒绝和抗争。整体而言,上海华商金融业是日伪统治下的受难方,对于他们的历史评价,应力求客观公允。

  • 标签: 太平洋战争 上海金融业 市场秩序 日伪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