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行车传人中国19世纪末,意大利人爱尔登首先发明自行车,不久传入德国,紧接着又由德国传入我国。首批传入我国的是德国“勾”字牌自行车(因车架上有一V字商标),为数不多,只有十几辆。这种车是木质车轮圈,南方称钢圈,北方称瓦圈,笨轮(即死飞轮,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因此不能用脚蹬板上车,而是在后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个约四英寸长的钢棍(北方称拐子,本身有丝扣,拧在后轴上,供左右上车使用。那个时候,都是从车的后部上车,先用脚蹬在后轴的铁棍(拐子)上,边跑边迈腿,然后蹿上车座,不像今天,先将脚踏在脚蹬板上,边滑行边上车,轻松自如地坐在座位上。后来,法国、意大利的自行车先后传入我国。

  • 标签: 自行车 中国 轶事 意大利人 19世纪末 德国
  • 简介:2011年1月10日,贵阳银行举行揭牌仪式,成立于1997年的原贵阳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贵阳银行

  • 标签: 商业银行 贵阳市 揭牌仪式
  • 简介:利率是乡村高利借贷的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利率可以揭示高利的诸多相关问题。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高利"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实物借贷利率高出货币借贷利率20%以上;高利利率在民国年间呈提高的趋势;利率高低受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高利利率的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众多非常态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甘宁青农村高利的异常猖獗和借贷利率的畸形高扬。因此,高利是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地主剥削农民的最重要工具,是造成农民破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高利贷 利率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 简介: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日货币金融战经过多回合反复较量,中国顶住了日伪进攻。同民政府虽说在套汇战中吃了败仗,但在抵制日伪发行伪币、抢购沦陷区半沦陷区重要物资、维持法币稳定、争取国际经济援助诸方面取得成绩,从而保证了最必需的军需民用,稳定了抗战经济局面。

  • 标签: 日伪 银行 经济援助 抗日战争 货币金融 沦陷区
  • 简介:典当和高利是中国历史上既古老又常见的经济现象,而以之为对象的学术研究起步却甚晚,真正蔚成规模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情.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刘秋根教授,正是这二十年间涌现出来的众多学者中极富成就的一位.

  • 标签: 高利贷 资本 典当 中国历史 经济现象 同行
  • 简介:中孚银行是寿州孙家创办的。我从1925年人中孚银行工作,先后任天津及上海分行经理,并曾兼代董事长职务,与孙氏家族交往近30年。兹就所知,略述孙氏多字辈兄弟与北洋政府兴办实业之关系,及其创办中孚银行之梗概,以供研究近代史者参考,有所缺漏,希望知者补正。

  • 标签: 寿州孙家 中孚银行 家族财团 孙多森 阜丰面粉厂
  • 简介:1938年10月下旬,汉口为日寇所陷,开始是由计国祯搞了一个卖国的临时组织治安维持会,后来就成立了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地址均在汉口南京路的武汉图书馆内).又因为武昌有何佩瑢等搞了一个伪湖北省政府,所以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就改为汉口特别市政府,由张之洞的第十三个儿子张仁蠡为市长,这两个伪政府当时都是“独立”的,无上一级的政府管辖,实际上则是由他们的日本主子从中操纵.

  • 标签: 实业银行 储备银行 汉口 治安维持会 张之洞 中江
  • 简介:恰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但他大学毕业以后,把当地所有的银行都跑遍了,却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就在他第52次被拒绝的那一天,走出银行时,看见大门前的地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捡了起来。没想到,这家银行第二天就给他发来了录用通知。

  • 标签: 银行家 法国 大学毕业 聘用
  • 简介:高利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成为农民因鸦片问题而遭受重重剥削的重要环节;鸦片因高利的助长而更加泛滥,高利贷借助于鸦片而尤为猖獗。高利猖獗和鸦片泛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和一些社会现象发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带来了甘宁青农村灾荒频发、军阀暴政、农村矿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成为民国时期甘宁青社会落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高利贷 鸦片 社会问题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 简介:贵州银行于1940年以官商合办的形式组织成立;1947年发还商股,收归官办,改组为贵州省银行;1949年贵州解放后结束。该行成立初期,我是负责筹备人之一;1948年7月到解放前夕,我任贵州省银行总经理,其中内幕,知道得较多,现将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实逐一回忆,叙述出来,以供参考,错误之处,希熟悉该行内幕的读者,予以补充纠正,以使史料更臻翔实。

  • 标签: 贵州省 银行 所知 1940年 1947年 1949年
  • 简介:20世纪30、40年代,近代中国传统的银行保人制度在上海银行业受到了严峻挑战。以“特种现金保证办法”为核心的新制度出台后一度好评如潮,但最终却宣告失败。这一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金融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 标签: 保人制度 上海银行公会 中国金融现代化
  • 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打败,列强凭借1842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种种特权。为适应他们对华大量推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需要,在广州等城市先后设立了一批银行。从1845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中,外资银行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 标签: 广州 银行业 近代 不平等条约 1949年 鸦片战争
  • 简介:我在工作生涯中完成的最后一项任务,是创办全国首家中外合营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从1985年到1990年,我在厦门国际银行连任第一届和第二届董事长。这五年是我在改革开放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最多,也是收获最多的时期。新银行开业伊始,就面临着严重困难和危机。最初几年,银行的股份和股东也一再调整和变动。直到1991年10月,厦门国际银行作为一家中外合营银行才算真正创办成功。一个积极、大胆的尝试

  • 标签: 厦门国际银行 创办 合营 改革开放 董事长 开业
  • 简介:面向世纪的明港农业银行文/蔡光继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地区明港支行是信阳地区唯一按经济区域设立的农行县级支行。1990年,她乘着金融改革的春风扎根于信阳县淮北平原上,业务管辖信北9个乡、镇(区),现有18个营业机构,干部职工112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 工业发展 信阳地区 商贸活动 烟叶生产 农行县级支行
  • 简介:陈光甫,江苏镇江人,原名辉祖,后改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881年12月17日(清光绪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之家。在95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勤学、求进、办银行、创旅行社,周旋于政局内外、中美之间,是民国时期业绩巨大、名声显赫的大银行家。一、从报关行学徒到留学美国陈光市的父亲叫陈仲蘅,是一位精明的、略通英文的商人。他共有子女8人,陈光甫是他的次子。陈光市幼时身体较弱,经常闹病,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陈光市到七八岁时才渐渐学会讲话,大人们戏谑地说,“说话迟者是贵人”,并以此掩饰隐隐的忧虑。陈光市10岁以后,其父的生意越益艰难,由于经营不利,陈仲蘅最终不得不下决心歇业转向。为谋出路并养家

  • 标签: 陈光甫 上海商业 储蓄银行 孙中山 中国旅行社 银行家
  • 简介:林炳炎,原名新福,1891年出生在清远县(即现清城区)石角镇田寮村的一户农家。父亲林寿汝是一位殷实的农民,有子女多人。林炳炎居长,童年时曾就读于本村的私塾、小学。因家境困难中途辍学,到广州一家小钱庄做后生(学徒)。为老板的挚友赏识,推荐到汕头的钱庄做店员,负责外出收送汇单和钱币。几年后,基本学会

  • 标签: 创办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 明令嘉奖 香港 镜湖医院 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