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正是霜凝雪飘的季节,我来到北京西北郊芦沟桥回族墓园凭吊已在此长眠了一载春秋的纳训先生(1907~1989)。先生寄托遗骸于燕山之野,物换星移,春来秋往,终将转化泥土而消失。可是,先生的名字和《一千零一夜》这部世界文学名著一样流芳百年,传至万代。纳训先生的故里是云南通海县纳家营——全省闻名的回族聚居村寨,全乡回族居民达千户以上。纳、合、田、马是当地的最大家族,先民相传是赛典赤·瞻思丁长子纳速拉丁及其部属,来自中亚文化古城布哈拉。当13世纪中叶,“一代天骄”的成吉
简介:《墨子·兼爱中》载墨子之言云: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孙谄让《墨子闲诂》解释“毕劫”之义说:
简介:黄昇《花庵词选》,为第一部带评点的词选,并作有《中兴词话》。饶宗颐先生曾从《历代词话》中辑出俞国宝《风入松》本事,为《中兴词话》之佚文。而《草堂诗余》的笺评和各类词话中有多条黄异词论:不见于《花庵词选》和《中兴词话》者九则;不见于《中兴词话》,且纪事、品评详于《花庵词选》者四则;注明征引自《玉林词话》,但不见于《中兴词话》者七则。这些资料对研究黄异词学思想多有裨益。
简介:
简介:毕春芳,浙江省鄞县人,1927年7月14日出生,毕派越剧小生流派创始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其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表演飘逸潇洒、松弛自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独特风格。她12岁入门,25岁成为头肩小生,花甲之年仍挑大梁上台演出。从艺生涯中成功塑造了《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白蛇传》中的许仙、《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三笑》中的唐伯虎等戏剧人物形象。2016年8月14日上午,于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因病去世,享
简介:1942年5月17日,星期日,对于27岁的'飞虎'路易斯·毕晓普来说,是一个改变一生的日子。他1915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最西北的德卡尔村,家族有从军传统:祖上驰骋美国内战沙场,父辈赴欧投身'一战',同辈中多人参加'二战',三个姐姐甚至同一天参加妇女军团。毕晓普成长时,恰逢飞行热席卷美国。许多乡村集市停着飞机,只要给几块钱,飞行员就会带人遨游蓝天。飞行竞赛和特技表演也大受欢迎。陈
简介: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刚刚奏完。橘黄的太阳映照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及城楼前的那对汉白玉华表,整个天安门广场显得格外静谧、祥和、寥廓、辉煌。人们在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
简介:Sh.毕拉的论文集在东京出版在国际蒙古学领域内,对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史、蒙古人的传统文化及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等问题的研究,近40余年来尽管有所增多,但事实上还缺乏较显著的成果。在这种状况下,着眼于蒙古传统文化、中亚游牧民族文明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
简介:关于英国商人毕谷(FrederickPigou)的生平及事迹,学界知之甚少。《大英百科全书》及其他传记词典均未为其立传,但在18世纪的各种年鉴中,却屡见其名。中国学术界所接触到的有关他的信息最早来自于裘昔司著《上海通商史》。毕谷关于上海的文字虽短,却很重要,它首次预言了上海作为通商善地的商业前景,英国要求中国开放的政策就起始于毕谷的首次构思。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为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奠定了基础,所以他是中英关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
简介:淄川毕氏家族是山左地区著名的文学世家,崛起于明末清初。在文学创作上,毕氏几代作家坚持雅俗兼容,与时共进,和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诗人袁宏道、王士禛、赵执信等均有密切交往,牵涉多个文学支派,从中可看到文学脉络的交错和文艺思潮的嬗变。在某种意义上,毕家几代人走过的道路就是明清之际山左文坛的一个缩影,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简介:著名的翻译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毕修勺先生,辛劳一生,多灾多难,竟然活到九十高龄。打听毕老长寿的秘决到底是什么?克鲁兄告诉我:豁达乐观,淡泊名利;只知耕耘,不问收获:
简介:她对自己如此热衷于拍男性影片的解释是"我只是在讲故事,并不想炫耀自己比男人更懂男人"。她的导演风格令人瞩目,受到了业界的肯定,她先后受邀成为1990年圣丹斯电影节、1998年威尼斯电影节和2003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委。
简介:《山左金石志》虽题为毕沅、阮元同撰,实乃阮元及其幕友朱文藻、何元锡、武亿、段松苓和赵魏所修,毕沅仅参与了《山左金石志》编纂条例的商订以及提供自己所藏彝器、钱币、印章、拓片等金石资料而已,纂修工作由阮元组织完成。
锲而不舍 成果丰硕——回族阿拉伯文学翻译家纳训先生
《墨子》“毕劫”“毕强”解
新发现黄昇论词资料
赵允辛:与张学良、赵一荻的不舍亲情
毕派传世,春芳百代——记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
美国飞行员──威廉·毕德森祭
抗日“飞虎”毕晓普的地狱逃亡
群贤毕至北京城共商建设新中国
Sh.毕拉的论文集在东京出版
上海城市商业前景的首位预言人——毕谷考
淄川毕氏家族的文学道路与历史贡献考论
毕修勺:日行三千步,日译三千字
她创造了历史——第8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山左金石志》纂修者述论——兼对“毕沅、阮元同撰”的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