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正>陇海路经过豫西陕县东部时,火车时而进入隧道,时而跨过深沟,奔驰在崇山峻岭之间。在这山区的杨第车站之西有一座高大的杨第桥,桥西铁路北侧,竖立有“杨第烈上纪念碑”,上书“杨第烈士永垂不朽”。

  • 标签: 纪念碑 桥墩 革命 铁道兵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陇海线
  • 简介:地宋代墓葬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乡地村东南,南临黄河,北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留庄至蓼坞的北岸公路,西距小浪底大坝址约5公里.(图一)

  • 标签: 发掘 墓葬 宋代
  • 简介:诸葛弩系一千古之谜.2003年,李希勇向武侯祠博物馆捐赠了他研制的诸葛弩,引起了罗开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通过反复研究,认为这可能就是当年诸葛亮研制的弩,至少是同类型产品.文中认为,在诸葛亮之前的弩只是连结在一起和一击而发多矢的弩,诸葛亮发明了连续发射的弩,与以前的弩有质的区别与飞跃,是一种崭新的武器,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武器.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 标签: 诸葛亮 连弩 失传 再发明
  • 简介:2014年11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紫华瓷艺作品展"开幕。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党委书记赵树栋,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商务部国际商报社社长刘德标,外交部驻巴西圣保罗副总领事边春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锠,

  • 标签: 作品展 瓷艺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共中央党校
  • 简介:本文以一件馆藏汉代孤纹铜镜的保护修复过程为主线,通过介绍该件器物的基本信息、保存现状,病害检测分析等状况,确定了具体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使一件残损严重、濒临完全矿化的青铜镜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并以此来简单介绍此类青铜丈物的保护修复方法。

  • 标签: 青铜镜 保护 修复
  • 简介:抗日战争后期,广东九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以九山为中心的游击区,包括和平、连平、河源、龙川、五华、紫金、新丰等县和兴宁,揭西的一部分。江西省的定南、龙南、虔南和寻邬等四县,在解放战争时期也属九游击区范围。

  • 标签: 地区发行 兴宁 解放战争时期 南方人民银行 寻邬 南和
  • 简介:河北省徐水县新发现一批氏家族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至1952年,内容包括土地买卖契、分家契和土地房产等,共24件。这批材料对研究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契税制度和经济状况以及民间的土地买卖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乾隆、同治、中华民国和建国初年的官制契纸,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研究当时的契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北 徐水 连氏家族 契约文书
  • 简介:2002年9~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枣阳九墩之"一号墩"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两座(M1、M2)及其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各遗存单位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M2未被盗扰,出土了数量多、种类全、保存完好的大量随葬器物。资料表明,该墓为战国中期大型楚墓,墓主人是M1墓主的夫人,身份为楚国上大夫级别的高级贵族。该墓的发掘与整理为楚墓葬制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枣阳 九连墩M2 楚墓 战国 高级贵族
  • 简介:湖北枣阳九墩M1、M2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是东周时期楚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车马坑之一。车马坑与主墓呈东西分布,主墓墓主头东足西,车乘是衡西舆东。2号车马坑陪葬8乘车,16匹马。车乘为南北横向并列式一排摆放,马匹侧卧于辀的两侧,一侧的马一律顺向。从结构上看,车乘可分为格軨舆、格軨棚架舆、格栏舆三种,其中8号车为无輈车,车型为格軨棚架舆。车乘的摆放方式应与当时车马出行的阵列有关。这些车马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古代车乘的结构、制造工艺、阵列的摆放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九连墩 东周时期 楚国 车马坑 车乘 车马阵列
  • 简介:我之所以在标题前加“罕见”这个词,并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所有机制币中,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么多正面、背面连环混配的币,也许有其他币可能存在这种现象,但都未见任何相关的文字记载。

  • 标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混配 铜币 哗众取宠 文字记载 所有机
  • 简介:根据湖北九墩楚墓M1∶728木弩漆画所绘内容,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考释,可将木弩漆画分别定名为《后宫娱乐图》和《国子习业图》。前者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后宫生活和娱乐的场景,后者以"通景画"的形式再现了贵族子弟学习驭车、弋射以及礼仪的场景,为我们研究先秦时期上层贵族生活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九连墩楚墓 M1 木弩漆画 贵族生活
  • 简介: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地区的长城烽燧燃放点遗迹的实地调查,考证了明代烽燧"火池"、"烟皂"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结合古代烽燧制度、烽燧建筑形制、燃烽设施以及联墩的组成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记载,对所谓的长城"五墩""、七墩"和"一烽五燧"是一种"独特的烽燧建筑制式"的观点提出质疑。

  • 标签: 张家口长城 烽燧制度 燃烽设施 联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