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为止可以确定为孙吴铸造的钱币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干及大泉五千。大泉五百始铸于孙权嘉禾五年(236),形仿王莽大泉,初铸钱大而重,一般钱径30~31mm,重7~9.9g;后铸者小而轻,一般钱径26~29.6mm,重4~7g,钱文篆书,浑厚,古朴,风格粗放,布局多变化,有离缘接廓、离廓接缘、离缘离廓及接缘接廓等(彩4)。

  • 标签: 铸造工艺 钱币 孙吴 大泉 孙权 王莽
  • 简介:母钱向为历代泉家珍视,欲求而难寻。识别母钱难度较大。首先母钱不像大名誉品,人人都注意。其次,母钱同其它钱相比,既不像钱样那样由象牙、骨、木等制成,可以从材质上加以区别;也不像祖钱那样是雕刻而成。可以从制作方法上加以辨别。母钱同行用钱一样都是铸造而成,这样,就增加了识别母钱的难度。怎样从古钱中挑选母钱”这是一个需要分析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本文试从铸造工艺上作些探讨和分析,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母钱 铸造工艺 识别问题 衡量标准 钱币学 中国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料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著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船洋”。

  • 标签: 中央造币厂 “船洋” 货币 中国 铸造设备 铸造工艺
  • 简介:汉武帝为了解决战争和天灾造成的严重财政赤字,于元狩四年(前119)冬,“又造银锡白金币(三品),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其中“地用莫如马”者,今称“白金马币”,即《汉书·食货志》所谓的“其二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首次将马图纹铸在币上,开币上铸马之先河。

  • 标签: 汉武帝 马币 白金 铸造 财政赤字
  • 简介:清代钱币数量庞大、版别复杂,其中咸丰铸钱种类尤其繁杂,原因之一是铸造了清代前期未铸造的铁、铅等材质的钱币。本文以北京宝源局铸造铁质制钱的情况做简单分析。

  • 标签: 宝源局 铸造 制钱 咸丰 清代前期
  • 简介:闽北苏区“红洋”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所铸银币的简称。其版式有两种:一种是正面为列宁侧面胸像,上下分别由“中国苏维埃造”字样和花环环绕;背面上、下沿为“闽浙赣苏维埃政府”和“一九三四年”字样,中间虚线圆圈内有“壹圆”两字,圈外左右各有一颗小五星。另一种正面中间为地球及镰刀、锤子交叉图案,四周环铸“粉粹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背面图文与前种相同。此两种银元究竟为何人所铸,钱币界尚有争议,有的认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省苏维埃闽北分区造币厂所铸,有的则断言是旧上海钱币商的臆造币。为了弄清这一史实,我们组织专题调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银元票 造币厂 钱币学 虚线圆圈 建阳县
  • 简介:<正>铜器的起源到青铜文化的形成,在社会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它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加速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冶金史和考古学上的重大课题。本文利用我国考古发掘中的早期铜器资料,对我国早期铜器锻造、铸造工艺的发展过程,提出一管之见,就教于大家。

  • 标签: 早期铜器 齐家文化 青铜器 考古学 山东龙山文化 遗址
  • 简介:<正>一会昌“永”字钱,或以为是会昌开元通宝的一种,为唐武宗李炎会昌年间(841~846年)所铸。史载“武宗即位,广浮图说,天下毁寺四千六百,招提兰若四万,籍僧尼为民二十六万五千人。①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以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交易禁用旧钱。”②且时有“永平监官李郁彦请以铜像、钟、磬、鑪铎皆归巡院,州县铜益多矣。监铁使以工有常力,不足以加铸,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③这种铸于会昌年间,钱背有汉字纪地

  • 标签: 开元通宝 会昌 节度使 唐武宗 铸造 四川
  • 简介: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著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船洋”。

  • 标签: 铸造设备 银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0世纪20年代 工艺 技术专家
  • 简介: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曾侯乙尊盘是范铸还是失蜡法铸造,已成为热门话题。持失蜡法铸造观点者,理由大抵为,众多专家发表过许多论述其为失蜡法铸造的论文,且早经相关权威部门明确定论。而否定尊盘为失蜡法铸造的理由颇为直接明了,即尊盘上的范铸特征清晰无误,毫无失蜡法铸造的任何痕迹。2006年10月15日,来自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尊盘进行了联合研究。经考察、信息采集、分析和讨论,再次一致确认曾侯乙尊盘的制作为传统范铸工艺。

  • 标签: 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 范铸技术 失蜡法
  • 简介: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的铸造和发行.虽然在正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唐朝亡国不久,便出现在了五代时期张台所著的《钱录》之中。经过多年来的调研、考查与研究,钱币界多认为,天宝十四年(755)发生安史之乱,唐朝派驻西北边防驻军的主力部队东调平息叛乱,吐蕃乘机进犯河西陇右地区,切断了西域守军与中央的联系。

  • 标签: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铸造 痕迹 五代时期 安史之乱
  • 简介:萧梁钱币铸造遗存在20世纪有多次发现,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次.即民国24年(1935)冬,在南京通济门草场圩因修筑铁路取土,出土了大量萧梁钱范.1997年、1998年又分别在南京东八府塘西井巷和镇江医政路金田工地发现两处萧梁钱币铸造遗存,并出土了大批萧梁钱范、相关铸造遗物和一些钱币等①②③.南京、镇江两地发现的数处萧梁铸钱遗存,为研究萧梁时期钱币铸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大约到了六朝初期,我国的传统钱币铸造工艺再次发生巨大变革.即从西汉、新莽、东汉以来的单面型腔叠铸工艺过渡到了双面型腔叠铸工艺.这些深刻变革历经孙吴、刘宋时期的探索、发展,直到萧梁时期完全成熟.在钱范的形制、钱腔的布局与浇铸系统的设置、钱范材料的选取和处理、钱范的厚度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突破,显示出此时的钱币叠铸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萧梁钱范充分体现了尽可能提高铸钱生产效率的思想,它以其高超的技术思想和工艺技巧,将中国传统范铸工艺水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萧梁钱币的双面型腔叠铸工艺也可能是范铸法向母钱法过渡的中间产物.因而引起钱币学和铸造史界的广泛兴趣.

  • 标签: 萧梁铸钱遗址 铸造工艺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拜读《中国钱币》2008年第4期发表的《“宝苏”机制制钱铸地探寻》(下简称“探寻”)一文,该文结论是“江南制造局才真正是‘宝苏’机制制钱的唯一铸造地”。笔者据现有史料和钱币实物研究,对“探寻”的结论不敢苟同,“宝苏”机铸制钱应该是多地铸造,“探寻”指为唯一铸地的江南制造局并非是“宝苏”机铸制钱的主要铸地。

  • 标签: 制钱 铸造 《中国钱币》 制造 江南
  • 简介:青铜文化早在商代就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到了春秋晚期,青铜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当时的青铜器更加精美。作为春秋晚期的大型贵族墓葬——赵卿墓,它所出土的青铜器物很大一部分都能显示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镬鼎作为礼器中的核心,对于探讨研究春秋晚期青铜工艺的变迁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赵卿墓 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制作工艺 纹饰
  • 简介:现属安徽省安庆市的舒州同安监,始置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停铸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历时约140年。在北宋时期,以铸铜钱为主,年铸量在十万贯左右,在当时全国20多个钱监中,铸额不大,但管理出色,曾获朝廷葆奖。南宋时期,以铸铁钱为主,铸量常年在二十万贯以上,约占全国铁钱铸量的三成,最多时年铸额竞达三十万贯,是当时全国铁钱铸量最多的一个钱监。

  • 标签: 管理 铸造 宋代 北宋时期 南宋时期 安庆市
  • 简介:二十世纪初,苏联在我国新疆塔城设有羊毛公司。1927年2月羊毛公司经理克牙孜夫把俄国洋板银运到我国,雇用中国光华银楼工匠潘治,在公司院内倾化足色银板,仿照我国银币铸造元宝,并在元宝上铸有光华银炉字样。羊毛公司用这种私铸元宝购买商民羊毛,已有一百五十多枚进人流通领域。

  • 标签: 塔城 工匠 苏联 银币 俄国 新疆
  • 简介:翻砂法铸钱至清末,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初,机制钱币的诞生,取代了传统的方孔圆钱。但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福建军政府所铸的“福建通宝”圆孔圆钱与云南地方铸造的“民国通宅”方孔圆钱,则是民国期间用翻砂法铸造仅有的两种有孔铜钱。

  • 标签: 民国期间 铸造 铜钱 方孔圆钱 二十世纪初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