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走出日渐凋敝破败的困境,进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在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激发地方民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尊重地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能够维系居民认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需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植根于地方社会自身的内生活力,如此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良性发展,非遗才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
简介:<正>《民俗研究》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告别了自己的童年,成了一名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了。我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在此十年间,我曾三次赴山东:第一次1985年,我去考察环渤海的史前文化,认识到当地史前文化独树一帜,颇有特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第二次是1989年调查山东的旅游文化资源,重点看了年画、风筝和葫芦文化,大开眼界,感到齐鲁为礼仪之邦,不愧为孔子的故乡,当地人杰地灵,文化水平高,每抵一乡一镇,都会遇到一些通古明今的秀才;第三次是1992年,参加一个史前文化村的筹建座谈会,参观了泰山上的民间信仰,进一步感到山东人民热爱自己的乡土,着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炽热的感情和巨大的魄力。不难看出,我国民俗学的唯一刊物《民俗研究》在齐鲁大地出现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