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三十年来,城市的扩张与发展近乎疯狂,你还没来得及聆听路边花开的声音,转眼间身边的景象就变得面目全非。一大片炊烟袅袅的乡村也几乎同时在地平面消失殆尽,昨天还是布衣乡野,今天说不定就光鲜革履成为城市居民,那些几十年朝夕相处的老街坊们一夜之间不知去向,代之而来的却是对门对面不相识,隔墙闻声不往来的陌生人。好像每一个人还没来得及认真地思考也没有多少的心理准备,就被淹没在城市快速堆积的高楼大厦里,似乎所有人都有一种失去地气的沮丧,有一种在看似宽阔的马路上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焦灼感。作家通过文学的叙述,画家通过画笔来帮助人们回忆一座城市的过去,普通市民则通过街井与饭桌补充与衔接老城的故事。李百军却是用照相机给我们凝固了八十年代一座城市的真实景观,也是那个年代尚未蒸发难以释怀的记忆。
简介:说起北京故宫的夜景照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屹立于城墙之上的四个角楼。它的照明设计早已成为北京古代建筑夜景观的经典。1999年,根据北京市市政夜景规划设计,在故宫近4000米围墙外埋了地灯,对四个角楼和五个门(东华门、西华门、端门、午门、神武门)采用远投光照明,对故宫内的三大殿则采用远距离弱透光照射。有意味的是,这项为迎接建国50周年大庆的亮点工程,并未列入前期的总体规划方案,而是临时决定加入的。其具体原因,没有人说得清,包括当时的主要设计及参与者。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证的,关于故宫的夜景照明,曾有过包括国家文物局在内的故宫里外古建专家的讨论,争论的焦点不外乎围绕着古建保护展开。事实上,这类探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时隔8年之后的今天,旧事重提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政府还将对包括故宫在内的北京市夜景照明进行改进和新增。我们是否应该就此重新反思那个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并还将继续存在下去的问题:古代建筑文物的照明究竟应不应该做,怎么做,尤其是在北京这座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的,也越来越亮的大都市里、它关乎保护,更关乎记忆。本刊为此特邀老、中、青三位建筑及照明专家从各自的角度谈谈这一话题,其中两位是当年该工程的设计者和主要参与者。
简介:在“千城一面,千城一色”的城市发展压力下,国际化背景下的城市面临着如何保留与传承城市的专属记忆,进而增强城市的辨识度;如何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与地方感和增强外来游客的城市记忆体验等问题,而城市记忆重构无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节事活动作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际化背景下的节事活动记忆重构更成为城市记忆研究的重要现实问题与理论研究课题。文章选取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研究案例,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城市记忆重构等问题。文章主要从记忆载体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不同记忆主体(居民和游客)的重构过程、记忆媒介、记忆主题与内容、权力主体等五个方面,探析青岛国际啤酒节记忆的重构过程,并做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