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首先对二氧化甲烷化的二种机理进行了回顾,并对这二种机理存在的可能性进了探讨。结果表明,二氧化甲烷化经过一氧化加氢的可能性不大,而经过甲酸根中间体加氢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对在一氧化与二氧化共存时,一氧化对二氧化甲烷化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更多还原

  • 标签: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烷化 机理
  • 简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课堂情景,突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标签: 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 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个体差异 创新意识
  • 简介:目的:1.对现有的CO_2重整系统中铁系催化剂进行改进以期获得更高的产率和产物选择性;2.实现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高效回收以延长反应体系的可持续性。创新点:1.开发复合铁、镍、铜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了更高的产物选择性;2.提高了CO_2重整体系在常压条件下液态烃类的产率。方法:1.由核心沉淀法制得复合铁/氧化铝催化剂;2.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CO_2重整反应。结论:1.干、湿条件下的CO_2重整过程产生相同数量的CO;当温度高于500°C时,CO的产率达到饱和。2.采用镍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CO的选择性从85%降低到76%,但是产物中可检出9%的甲烷。3.采用铜作为铁催化剂助剂时,尽管CO_2的转化率降低了一半,然而CO的选择性提高到了95%。

  • 标签: 铁催化剂 二氧化碳减排 水煤气变换 甲醇合成
  • 简介: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研究了一氧化氢化制乙炔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对影响乙炔选择性的几个因素,如微波输入功率、反应物的比例和体系压力进行了研究。乙炔的选择性随着微波输入功率的增加,反应物比例和体系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在最佳条件下,乙炔的选择性可达到95.87%,甲烷选择性的变化规律和乙炔相反,乙烯和乙烷的选择性很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或能量)和密度采用了静电悬浮双探针诊断,电子密度和能量受微波输入功率和体系压力的影响。在反应中,电子能量决定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电子密度决定产物的组成。根据自由基反应理论解释了乙炔选择性在H2+CO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中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更多还原

  • 标签: 一氧化碳 氢化 乙炔 微波等离子体
  • 简介:利用CO2程序升温脱附测定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上的表面碱性。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上表面碱性的类型、强度和数目分布不同。活性氧化铝上负载K2O和Pt可大大改变催化剂表面碱性分布。三种催化剂上弱碱性中心的CO2脱附表现活化能分别为25.97,27.92和29.77kJ/mol。弱碱性中心是COS水解催化活性中心,而弱的和较强的碱性中心参与CS2的水解催化反应。更多还原

  • 标签: 羰基硫 二硫化碳 水解 氧化铝 催化 碱性
  • 简介:采用硝酸铟、硝酸铜和高分子材料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及高温煅烧,获得一维氧化铟/氧化铜复合纳米纤维,制成气体传感器,并对其气敏性进行测试及分析。

  • 标签: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气敏特性
  • 简介:以Pd/C为催化剂,以NaI为助催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进行了苯胺氧化羰基化反应。研究了苯胺氧化羰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解释了碘化钠在本反应中所起的助催作用。在170℃,反应两小时后,Pd/C显示了高活性(97.49%)和高选择性(85.26%)。最后,提出了苯胺氧化羰基化反应的机理。

  • 标签: 苯胺 氨基甲酸酯 羰基化 机理
  • 简介: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计算了激光辐照下金属铁氧化膜厚度的增长及氧化放热;利用多层膜反射理论,结合氧化膜厚度,分析了氧化膜导致的激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波长为1.035μm激光在功率密度为2kW·cm-2辐照期间,氧化放热对温度场的贡献很小,对工程应用来说可以忽略,而氧化膜带来的吸收增强效应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 标签: 氧化 氧化放热 多层膜反射 激光耦合系数
  • 简介:用流动反应器、XRD、IR和DTA等方法对杂多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在异丁烯部分氧化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PMO12As0.6Cu0.1Ox中加进适量的K和V得到的杂多化合物在异丁烯一步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调变催化剂的组成和优化反应条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醛总收率达67%。V和K加入到母体磷铝酸(PMO12)中增强了热稳定性,和母体相比催化剂的分解温度提高了200℃。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氧化 异丁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醛
  • 简介:用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高真空室中铀样及多能量叠加离子注入碳铀样吸附氧气及初始氧化过程。铀以及离子注碳铀样品表面吸附氧及初始氧化行为研究发现,清洁铀表面在本底真空中吸附过程氧元素的体积分数变化呈线性增长,离子注入碳铀样品在本底真空中吸附过程氧元素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存在转折点,转折点后氧元素体积分数变化曲线斜率减小,说明表面吸附氧气的能力减弱。

  • 标签: 离子注入 表面吸附 氧化行为 俄歇电子能谱
  • 简介:分析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有关异常现象的反应原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加以探讨,并提出实验改进措施。

  • 标签: 过氧化钠 酚酞 褪色
  • 简介:研究了不同风速下激光辐照C/C复合材料的氧化速率,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结合氧气在空气中的传质速率,计算了激光辐照下C/C复合材料氧化放热.结果表明,在亚音速的风速下,氧化对C/C复合材料烧蚀的贡献很小,因此,作为激光防护材料,可以忽略C/C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期间的氧化烧蚀.

  • 标签: 氧化烧蚀 氧化放热 C/C复合材料 风速 激光辐照
  • 简介:目的:电泳沉积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涂层技术。其出色的形态特征控制,适用于制造需要每个组件层都具有其独特属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本文旨在综述电泳沉积的最新进展、制备稳定悬浮液所需的关键因素以及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创新点:1.分析了维持悬浮液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包括粒径和固体载荷等胶体相关参数以及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悬浮介质相关参数。2.讨论了这些参数对粒子流动性、电动电位和电泳沉积技术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用的综合效应。方法:1.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电泳沉积技术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件层的发展(表1),包括稳定悬浮液的制备以及电泳沉积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结论:鉴于每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件层都涉及不同类型的材料,且每种材料都需要特定的参数来实现有效沉积,因此,为了获得各组件层所需要的性能,制备悬浮液配方的正确性和电泳沉积工艺的优化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泳沉积 悬浮稳定性 电动电位 胶体
  • 简介:饮用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高于水源水。由于氯仿和四氯化碳致癌、致畸及慢性致毒作用,故被列为重点检测指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指标》(GB/T5750.8-2006)提供的测定方法是顶空气体直接进样分析方法。而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是一个基于待测物在样品及石英纤维萃取头外涂渍的固定液膜中平衡分配的过程,

  • 标签: 顶空固相微萃取 样品前处理技术 生活饮用水 四氯化碳 氯仿 固相微萃取技术
  • 简介: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TiO2薄膜。研究表明,水的分压、沉积温度、基片材料均对沉积速率有影响。在硅片上镀膜,沉积温度相同而退火温度不同,则薄膜结构亦不同。当退火温度高于85℃时,薄膜为纯金红石薄膜。更多还原

  • 标签: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二氧化钛 薄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自主设计的拉压实验平台对巨磁电阻阻值随外界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压力下测量巨磁电阻的伏安特性,得到一些结论,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开辟新方法新理念。

  • 标签: 巨磁电阻 拉压实验装置平台 四端法 伏安图
  • 简介:实验研究了大气环境下纯铁薄片样品在1070nm连续激光辐照下的耦合特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控制激光辐照时间获得了不同反射率和氧化状态的纯铁氧化层样品。利用椭偏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氧化状态纯铁氧化层在1070nm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基于椭偏反演结果和氧化层的微观形貌,提出了激光辐照下初期生成的α-Fe2O3氧化层等效折射率随膜厚变化的分段表征,并进一步修正了计算金属氧化层激光反射率的多光束干涉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了纯铁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反射率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反射率 激光辐照 氧化层 光学常数 椭偏光谱
  • 简介:主要研究了在TiO2薄膜上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废水。结果表明,镀膜基片不同、光催化时间不同、TiO2晶型不同均对降解速率有影响。感兴趣的是可以利用太阳紫外光降解有机磷废水。更多还原

  • 标签: 二氧化钛 薄膜 光催化降解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硫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硫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硫酰氟 氢氧化钠 传质 反应动力学 化学吸收 双搅拌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