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Frost提出的量子化学浮动高斯轨道模型(AFloatingSphericalGaussianOrbitalsModel,即FSGO)是一种定域化轨道模型,它摸仿经典的Lewis电子结构图象,每一对电子都用一个型高斯轨道来描述,这些电子对分为内层电子,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由电子所占据的型高斯轨道直接组成闭壳层体系的电子波函数,以能量最低原理对型轨道的位置和半径进行优选.由于FSGO模型不是从分子轨道理论出发,得到的电子

  • 标签: 孤对电子 分子轨道理论 FORTRANIV MQTFSGO 能量最低原理 闭壳层
  • 简介:采用膜乳化法结合液中干燥法制备了克拉霉素乙基纤维素微,当膜孔径为2.8及5.4μm、乙基纤维素浓度为5%~6%及投药量为1∶2时,制得的克拉霉素乙基纤维素微的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均最高.考察了克拉霉素乙基纤维素微的缓控释性能,结果表明:膜乳化法制得的克拉霉素乙基纤维素微的缓控释效果明显优于溶剂挥发法,且膜孔径为5.4μm时制备的克拉霉素乙基纤维素微的缓控释性能优于2.8μm.

  • 标签: 膜乳化 克拉霉素 微球 缓控释
  • 简介:采用薄膜分散法,以司盘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制备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类脂泡.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对可能影响包封的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药物浓度为1.0g/L,Span20与胆固醇比例为4∶3,50℃超声30min,所制得的5-FU类脂泡的包封率可达40%以上.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所制得的类脂泡为球形单室结构,测得平均粒径为393nm,且分布较均匀,表明制得的泡粒径符合注射给药的要求.

  • 标签: 5-氟尿嘧啶 类脂囊泡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胆固醇 包封率
  • 简介: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CdS0.05Se0.05纳米,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纯度和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PVP对于纳米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后,利用时间的演变过程合理的提出了它的形成机制.

  • 标签: 纳米球 溶剂热合成 CdS0 05Se0 05
  • 简介:在亲水性Fe3O4磁流体中,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光化学方法在水溶液体系中首先合成磁性聚甲基丙烯酸(PMAA)微,进而在60℃下PMAA与稀土元素Dy离子反应合成具有荧光特性的磁性微(FMPMs).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光子相关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分别对微的磁性能,平均水合粒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荧光磁性高分子微有超顺磁性,呈很好的球形,表面含有丰富的稀土羧酸盐.

  • 标签: 荧光磁性高分子微球 甲基丙烯酸 光化学合成 制备 表征
  • 简介: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PS)微.以PS微为核,用浓硫酸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有负电.加入一定量的[Ag(NH3)2]+溶液,由于静电吸引,使其吸附在PS微表面,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PS/Ag核/壳结构复合微.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对PS/Ag复合微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PS微的表面改性,在其表面引入了磺酸基团,提高了微表面的电负性和亲水性,对包覆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稳定剂(PVP)和不同还原剂(一缩二乙二醇DEG和乙二醇EG)的使用,形成的PS/Ag核/壳复合微球形貌不一样,同时研究表明制备出的PS/Ag复合微可以用于催化剂催化还原有机染料溶液,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 标签: 聚苯乙烯/银 还原剂 稳定剂 催化剂
  • 简介:分别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OT)和新型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羟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HOT)与异辛烷/水构建的胶束体系为微反应器,合成了CoFe2O4纳米粒子;利用TGA,XRD,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两种表面活性剂构建的胶束体系对产物合成过程及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标签: 反胶束 铁酸钻 纳米粒子 制备 表面活性剂
  • 简介:将热分解法应用于费-托合成模型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并对一系列制备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搅拌速率和升温速率都对催化剂的分散度和颗粒的均一性有很大的影响.前驱体与载体比过大会导致颗粒致密堆叠,过小会导致颗粒过于分散.搅拌速率过慢会导致部分颗粒不依附载体生长,导致团聚;而转速过快会导致部分小颗粒形成大团簇.另一方面,升温速率会明显影响颗粒在载体上的成核结晶,进而影响颗粒的粒径大小,颗粒粒径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前驱体与载体物质的量比为0.024,搅拌速率为1800r/min,升温速率为8℃/min时,催化剂分散良好,粒径为16.9nm,催化剂负载量为11%,将此催化剂进行费-托合成反应性能测试发现催化剂在210℃,1.0MPa时转化率达到28.5%,C5+选择性达到85.5%,反应后催化剂形貌与结构得到了保持.

  • 标签: 费-托合成 模型催化剂 氧化亚钴 碳球 纳米颗粒
  • 简介:以氮掺杂碳作为载体负载银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作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对过氧化氢进行检测.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扫描速率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并采用计时电流法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对过氧化氢还原响应快速、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以达到1.5μmol/L的检出限.

  • 标签: 复合材料 非酶电化学传感器 贵金属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态(DFT-BS)方法,运用不同的密度泛函和基组对铁磁性EO叠氮铜双核配合物[Cu2(dmpe)2(μ1,1-N3)2(CH3COO)]+的磁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杂化泛函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铁磁性EO叠氮铜双核配合物的磁性质.磁轨道分析表明,配合物中存在3个磁通道(2个叠氮桥、1个羧酸桥),磁通道中N原子、O原子与顺磁中心二价铜离子间都存在pd轨道重叠,对体系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都有贡献.从自旋布居分布角度来看,该配合物中顺磁中心间主要是自旋离域作用.配合物中羧酸桥传递强铁磁性相互作用,使得顺磁中心间磁轨道的重叠增加,体系的铁磁性相互作用增强.

  • 标签: DFT-BS 叠氮铜配合物 反铁磁相互作用 磁耦合常数
  • 简介:近年来,以聚多巴胺支撑的纳米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聚多巴胺有表面功能化基团如-OH、-NH4等,决定了聚多巴胺可以充当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活性载体。利用聚多巴胺良好的还原性制备并负载银纳米粒子于聚多巴胺表面,制备出的新型复合材料银纳米粒子一聚多巴胺(以下简写为Ag@pdop)。Au修饰电极和银纳米粒子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反应均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利用两者特点将其复合制备修饰电极实现对H2O2的无酶传感,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4.7μA/(mm01·L。),检出限可达11.8〉mol/L,线性范围0.2~6.0mmol/L,检测结果及抗干扰能力均令人满意。

  • 标签: 聚多巴胺球 银纳米粒子 无酶传感器 过氧化氢
  • 简介:介绍了在软X-射线显微研究领域中有重要应用的Si3N4薄膜窗口的实验室制作方法,并形成一套独特制备工艺,Si3N4薄膜窗口的研制成功推动了我国软X射线显微研究的发展。

  • 标签: 软X射线显微术 Si3N4薄膜窗口 LPCVD 等离子体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