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的破坏特征,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外因和内因。鉴于本次地震导致的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在进行城镇灾后重建工作或类似山区城镇规划时,强烈建议进行地震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 标签: 滑坡 崩塌 强地震动 地表破裂
  • 简介:对共和主震,强余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位,仰角、A节面,倾向及M-T的分析,认为共和地震是在压力轴方向接近水平的N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沿NW向的断裂带发生的,以逆冲兼走滑运动为主的构造地震。

  • 标签: 震源机制解 共和地震 构造地震 构造应力 地震序列
  • 简介:为测定震源机制及对S波射线做切线,描绘出S波波场是很有用的。就单力偶来说,S波射线的切线已知是些公共直径同运动矢量相一致的大圆。就双力偶来说,它们的几何要复杂些。本文我们介绍它们的方程及从中导出的一些重要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在极射赤投影图上可直接做出这些切线。对于这组分析,我们给出单力偶情况下,S波射线切线的方程及从它推出已知的特性,它表明两种情况下随后的推论是精确的。就双力偶情况,我们还加了一个描绘这些线的极射赤投影绘制过程的附录。

  • 标签: 地震 震源机制 S波射线
  • 简介:对中国大陆地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发现6级以上强震在西部(东经105°线以西)有三组近似是对称分布的空带现象,每组平行空带相邻带间距为5°,带宽约为1°;而东部则有两组NE、NW向空带将其分割成若干强震块体,相邻空带宽约700km,带宽约为150km。6级以下地震在空间上几乎随机分布。理论推导证明:强震空带现象其实质为一些不连续块状分布的强震区在空间的有序排列,且控制东西两部分构造运动的构造波波长均约1000km,并在同一机理下还统一地解释了强震等间距及构造带等间距现象。应力场反演表明,大陆西部受三组主次不同的边界力源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气、油等轻而易于流动的物质的聚集区多分布在强震空带内,而金属矿藏多分布在强震块体内,同时从空带分布图即简单的地震危险区划图上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已发展建设成的大型城市多位于“安全岛”内。

  • 标签: 强震空带 构造波 应力场 矿藏
  • 简介:本文初步分析了近断层速度脉冲的成因和特点,主要包括方向性效应与滑冲效应,并通过中国台湾集集地震的脉冲记录,分析了断层破裂方向和位移大小等震源参数对脉冲强度的影响。此外,基于有限移动源理论,说明了断层辐射与速度脉冲分布的关系,并探讨了利用运动学震源模型研究近断层地震动对速度脉冲影响的技术路线;评述了7种典型的等效速度脉冲模型,建议进一步研究等效速度脉冲函数与震源机制之间的关系。最后,简述了不同类型的断层引起速度脉冲的差异,并推测了产生脉冲型地震动的下限条件,同时展望该研究在地震预警方面的可能性。

  • 标签: 震源机制 近断层速度脉冲 等效脉冲模型 运动学震源模型 地震动模拟
  • 简介: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清徐境内交城断裂带、地裂缝以及地貌的分形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地裂缝、断裂以及地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清徐地裂缝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形特征 地裂缝 分维 活动断裂 地貌
  • 简介:地震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给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社会文明进一步提高,更加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存空间。为此,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反应综合能力,使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至最小,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是由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地震部门综合协调,以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为主,联合各灾种管理部门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其他救援力量,实施地震应急救援,相互支援、分工协作的综合应急救援协调系统。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快速、有序、高效、恰当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有效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减少地震损失,是该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

  • 标签: 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预案 社会动员
  • 简介:跨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在地震应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以西南区域应急联动为例,从规范应急协作区联动行为,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联动协作演练、增强各成员单位的震情意识和应急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区域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实现的途径。

  • 标签: 跨区域 地震应急 协作机制
  • 简介:用P、S波振幅比方法反演了1988年11月22日肃南5.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计算了对应的P轴T轴。结果表明,前震的一组节面比较集中且与主震断层面大体一致,其主压应力轴也表现出对的集中,而余震(以及以后发生在该地区的一些小震)的断层面解则比较散乱,但总体上仍与该区的主要断层保持大体一致,但是余震的P轴和T轴则表现更大的散乱。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强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微震震源机制的相对一致性是发震断层

  • 标签: 震源机制 S波 振幅比 临震前兆
  • 简介: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本文拟合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西部198次5.0级以上震例,共419条的等震线记录;东部47次5.0级以上震例,共84条等震线记录,采用椭圆模型进行衰减关系拟合,得到了地震烈度随震级和长短轴长度的衰减关系。文章初步分析了几种震源机制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差异,以西部地区为例,对比了西部走滑型、逆断型烈度衰减关系和汪素云西部衰减关系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区分发震方式的烈度衰减关系长短轴可以作为应急地震影响场的修正因子,在震后几小时得到震源机制解时,对烈度圈长短轴进行初步修正。

  • 标签: 烈度衰减关系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分区
  • 简介:利用较大岩石样品,实验研究了加载时同时向样品内注水过程中穿过样品超声波波速和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压力作用下,岩石破坏前通过岩石的尾波Qc值下降,如果有压力水进入,则岩石的尾波值Qc会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地壳岩石破坏发生地震前的尾波下降的物理机制是岩石在压力产生扩容裂隙及流体进入裂隙双重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模拟实验 波速 尾波QC值 震源区介质 地震
  • 简介: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训练时间太长等缺点,本文采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值空间进行了遗传优化。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可得到最佳初始权值矩阵,并按误差前向反馈算法,沿负梯度搜索进行网络学习。文中以混凝土重力坝结构作为算例,用结构的模态频率变化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结构的损伤位置作为输出向量,对网络进行了训练。仿真结果表明:遗传BP神经网络的收敛和诊断能力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可有效地运用到大坝结构的健康诊断与损伤识别中。

  • 标签: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损伤 大坝
  • 简介:选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1年3月3日久治-玛曲4.1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3060倾角82°、滑动角-5°,节面Ⅱ走向37°、倾角85°、滑动角-172°,地震类型为走滑型,震源深度为5.5km,属于汶川地震后区域应力场调整引发的一次地震事件。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CAP方法 震源机制
  • 简介:本文根据重新定位、震源机制、地震矩张量、断层规模等结果估算了主震断层面的面积、应力降、地震波释放能量等震源动力学参数。结合震源区附近地震地质、断裂带分布、初步探讨了九江—瑞昌地震所处的地震活动带、与构造断裂带的关系,并描述了断层破裂过程的时空特征。

  • 标签: 震源机制 断层破裂 地震大小 地震矩 震源动力学参数 地震活动带
  • 简介:利用数字化地震资料,对青岛震群进行传统的P波初动符号求震源机制解的运算,由此获得该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并对震源机制的一致性进行量化分析,探索震源区在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应力场变化特征,由此了解地震孕育、演化及发展的规律.

  • 标签: P^-波初动 震源机制解 一致性矢量Z
  • 简介:基于震源断层面的空间取向和滑动方向,写出力轴张量在地理坐标系中的表达式,进而给出计算平均力轴张量及主值的方法,即通过求解相应的本征方程得到。对使用多个震源机制解中T,B,P轴参数计算平均应力场的正确性,以许忠淮用滑动方向拟合法反演富蕴、唐山地区平均应力场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选择具有地震构造意义地块或地震带内大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区域平均应力场。根据福建东南沿海地区47次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给出了该区应力张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使由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构造应力场的方法走向定量化,并为定量探索区域应力场的整体动态变化成为可能。

  • 标签: 力轴张量 震源机制 平均应力场 东南沿海地区
  • 简介:介绍了合肥市创新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机制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成效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县防震减灾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工作机制 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