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富SiO2(64.24%~67.75%)、低Al2O3(16.06%~22.00%)、富Na2O+K2O(7.03%~7.50%)特征,且Na2O〉K2O,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类型.较低的DI(69.49~76.62)、FL(64.32~71.56)和MF(69.58~76.00),表明岩体具有壳-幔混合作用的特征.结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分析,岩体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的大陆主碰撞后初始拉张阶段[(300±10)Ma],属后碰撞花岗岩,它是幔源岩浆在壳下和壳内不同深度上发生垫托,壳幔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熔、混合和交换的产物.
简介:黄山在印支.早燕山陆内造山之后,由于岩石圈的加厚,重力失稳,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发生岩石圈拆沉、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后造山伸展发育,地表浅部伸展、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世中期主要发育中酸性的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多呈近东西向展布;早白垩世晚期,由于拆沉作用的加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发育,以酸性花岗岩为主,规模大,多为岩基状,同时地表浅部断陷盆地内火山喷溢活动发育。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表明:发育于燕山晚期.早喜马拉雕期的伸展作用所计算的应力场特征则明显的表现为NW-SE的伸展,应力场主要表现为盯.NW-SE的伸展,盯:和仃,近于水平,为典型的伸展应力场;喜马拉雅运动使黄山不断抬升,同时经受风化剥蚀,在第四纪期间,新构造运动使黄山地区发生三次幅度不等的抬升,尤其是距今约20077年的更新世初期,影响了黄山山体更为急剧的上升和沿节理或断裂发育的沟谷强烈侵蚀下切,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