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地震反演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高分辨率的相对波阻抗和绝对波阻抗数据,从而进行储层物性预测。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盐下层地震资料反演结果是否足以用来开展可靠的储层描述。我们对采自墨西哥湾格林海底峡谷(GreenCanyon)区域总面积481.25mi2的50个外陆架区块的叠后、宽方位角、各向异性(垂直横向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偏移地震数据进行了反演。反演过程中共使用了4口盐下层井和四个盐下地震层位,而且其中的一口井还用于进行了盲测。我们的叠后反演采用了迭代离散脉冲反演法,结合空间自适应小波处理方法开展反演,求取相对波阻抗,再将由地震数据估算的倾角转化为类似于层位的地层序列场(horizon—likelayersequencefield),用作低频模型的输入之一。把井速度、地震速度、地震层位解释及之前得出的地层序列场纳入低频模型,生成背景模型。然后通过引入低频模型对相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行刻度,与根据井资料计算的波阻抗曲线进行匹配,求取绝对波阻抗值。最后,把地质资料和岩石物理数据综合到储层物性评价之中,预测了中新统和威尔科克斯群(Wilcox)中两套主要目的层的砂岩/泥岩(sand/shale)。总体上看,叠后反演结果和砂岩/泥岩预测结果与井点数据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盲测结果也得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结合岩石物理和地质资料有助于盐下区域的叠后反演。
简介:随着许多优质油藏的有效开采变得难以为继,注水、CO2和蒸汽驱油就成为如今常用的增采手段。在这类油藏中优化采收率的工艺很多都涉及到井网布署和生产控制。一旦出现驱替流体前缘过早突破,要想提高油藏的开采经济价值,可供选择的措施一般只能是近井筒控制,以此降低非烃流体的开采、分离和处置成本。然而,这类控制措施往往只能短期有效,导致个别产层甚至整口井过早报废。在油藏深部调整注水前缘通常会更加有效,而且能够更长期地控制非烃类流体的产出。如果能够在油藏深处成功地改变注入流体的波及形态,就可以提高驱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最终的开采量。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完井方式,在活跃水驱油藏中通过近井筒控制与油藏深部控制相结合改变流体流动状态。对采取和不采用这两种控制措施的完井方法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具有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在两种注采井网下对这些控制措施所作的优化,一种注采井网是单口水平采油井和一口垂直注水井,另一种是一对水平采油井和一口水平注水井。
简介:提出了通过储层模拟进行产量数据分析的流程和方法,来帮助认识页岩气生产机理和水平段水力压裂处理的有效性。从2008年初开始,我们已经使用该方法对海因斯维尔页岩区的30多口水平井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几个案例研究,用来展示这种新方法在海因斯维尔页岩区带不同地区应用的结果。整合了所有可用数据后,我们建立了多段压裂处理后的井的模拟模型。建模中涉及的与井的短期和长期生产动态有关的因素和参数包括:1)孔隙压力、2)基岩特征、3)天然裂缝、4)水力裂缝和5)复杂裂缝网络。通过对所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我们明确了井初期生产动态较好的主控因素。对海因斯维尔页岩的研究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了页岩气的生产机理和水平井压裂处理的有效性。对模拟模型进行校正后,可以更加精确的计算井的有效泄气面积和储量。海因斯维尔页岩是一套非常致密的烃源岩。在水平井段的压裂处理方案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动态与页岩基质特征具有相关性。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是决定海因斯维尔页岩气井早期生产动态的关键因素。明确如何在压裂过程中有效地创造更大的裂缝表面积并在压裂处理后有效地保持裂缝表面积,是海因斯维尔页岩气井能有较好生产特征的关键因素。作业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确定最佳井位和作业方案,以便在该页岩区获得生产动态较好的井。同时这些信息还有助于细化对井生产动态的预期并把开发页岩气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该流程和方法在其他页岩区带的应用也取得了成功。
简介:钻井现场与总部之间有效的双向通信与数据传递对于海上作业至关重要。在传统的钻井作业过程中,总部只能通过早报和晚报、电子邮件、共享文件夹或电话获取工程、地质和随钻地层评价(FEWD)数据。目前信息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总部的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标准网络浏览器实时监控和评价现场数据,从而能够给现场作业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需要及时作出关键决策的情况下。本文讲述现代信息技术,例如InterACT(原称InterACTWebWitness:或IWW)如何方便人们实时协同研究正在偏远井场采集的数据。实时数据的获取使资产小组和承包商能够提前做出决策。通过实例着重讲述该项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挑战、利益和教训,这两个实例为:进行地质导向决策的Echo/Yodel钻井开发项目(Woodside能源公司)和进行钻井监测、FEWD和电缆测井的Melville-1勘探井(巴斯海峡石油有限公司)。其它公司可以利用斯伦贝谢公司在上述两个项目中获取的经验,建立一个结合实时数据的数据流模型。
简介:介绍了一种抗温抗盐型钻井液降粘剂JNJ-1的合成与室内评价结果。该处理剂主要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莱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等物质来合成。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降粘剂具有很好的降粘作用,抗温、抗盐及抗高价离子污染能力强,是一种新型钻井液降粘剂。还就合成条件对该钻井液降粘剂降粘性能的影响以及合成产物的降粘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图8表1参4
简介:探明储量是指在其开采中具有高置信度的一类油气资源。投资人、银行家、政府和煤体认为探明储量是石油勘探和生产(E&P)公司的基本财产,探明储量减记,特别是出乎意料的减记,将对这类企业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储量减记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探明储量定义上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缺陷:即探明储量是评估者合理地相信未来定会达到或者超过的产量的估计值。然而,由于对合理的确定性没有规定具体的置信水平(概率),且不同的评估者和公司具有不同的标准,探明储量是一个不一致的测度,所以评估者是不必负责任的。这种状况败坏了整个储量评估领域。探明储量问题只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更大的概念性和程序性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即如何最佳地测量和表达被认为可以从勘探和生产公司所拥有的油气井、资产、油田、远景区、产层中可以开采的油气的不确定的数量。传统的方法是确定论的,其中单一数字估计值代表各种不确定的未来油气采收率(探明储量、概略储量和可能储量)的未来产量或未来阶段产量。概率方法的可能可采量范围与其感觉的似然性有关,如今已被勘探和生产公司的勘探部门所广泛采用,而业界的生产/开发部门却迟迟不肯放弃确定论方法的使用。考虑到概率方法具有六个明显的优点(后面将会述及),很难理解为什么确定论方法会沿用至今,但确有一些实际的原因使得勘探和生产领域的某些部门如会计行业、银行业和金融业、新闻媒体和政府管理和行政人员钟情于使用确定性数值。具有领先地位的专业性勘探和生产学会的联合技术委员会目前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改进的更加统一的方法。
简介:Ek-Balam油田是墨西哥坎佩切湾海上一个较大的油气田。该构造是由于多期盐构造活动及其所伴随的拉伸作用而形成的。盐向构造核部迁移起始于侏罗纪一早白垩世,一直持续至中新世。一些较大的侏罗纪一早白垩世正断层将体罗纪盐层断开。虽然Ek-Balam构造附近有一些东倾的断层,但大多数断层向西倾。有些断层后来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再次活动。一系列晚白垩世断层将Ek构造和Balam构造分割,使得该构造东部下掉。第三纪断层与盐体的持续抬升有关,其相对于中央隆起呈对称展布。地震时问剖面、白垩纪角砾岩和启莫里支阶三维深度模拟以及平衡构造横剖面为Ek-Balam构造提供了精确、详细的构造几何形态及断裂模式的资料。在白垩纪角砾岩层中,许多断层具小幅度下落且沿倾向不连续。然而,启莫里支阶顶部被不同时代的断层切割,许多断层具明显的下落,且延展较长的距离。详细的构造几何形态和断层样式可用于识别Ek-Balam油田内的构造分隔块和启莫里支阶储层和牛津阶储层中的次生圈闲。
简介:2008年以来,石油工业界在致密/页岩气藏生产井产量预测研究中引入了多种新的经验计算方法,其中业界专家最常提及的方法包括Valko提出的“产量扩展指数递减法”(SEPD法)和Duong提出的“裂缝性气藏产量递减法”。据称,这两种方法都可准确计算致密气井和页岩气井的产量与最终可采量(EUR)。然而,这两类储层岩石渗透率变化都很大,致密气储层岩石渗透率介于0.1—0.0001mD之间,而页岩气储层岩石渗透率范围从0.1mD到0.0001mD以下。这样大的渗透率范围,上述两种经验方法都能适用吗?利用上述经验方法对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的致密气藏与页岩气藏生产井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渗透率数据源于生产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和开采模拟合成数据。本文介绍了这次评价研究的结果、获得的主要发现与方法完善建议,包括:(1)SEPD法和Duong“产量递减法”都不适用于渗透率介于0.1~0.001mD的致密气藏。Duong“产量递减法”会明显高估最终可采量,而SEPD法使用开采潜力曲线确定递减参数,估算结果很可能与开采历史不相符,预测的最终可采量数值偏低。(2)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EPD算法(YM—SEPD法),改进后的YM—SEPD法更易于使用而且更具通用性,最重要的是,它能更加可靠地进行产量预测与最终可采量估算。(3)针对岩石渗透率低于0.001mD(原文中为0.01,可能是印刷错误,译者注)的储层,提出了一种更严格的、循序渐进的Doung“产量递减法”工作流程。此外,对于致密气藏而言,Doung“产量递减法”只可用于开发早期、进入拟稳态(PSS)流动状态之前的产量预测。(4)使用上述3种不同方法分析了西加拿大盆地不同储层(Cadomin,Montnev,Notikewin,Cardium等)、不同水力压裂条件下的数百口水平井,包括油井与气
简介:煤层气的商业性开采在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n)盆地北部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而在圣胡安(SanJuan)盆地开始于50年代初。然而,直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经美国矿务局、美国能源部、天然气研究所和油气作业者共同努力,证明可用垂直井对煤层气进行商业性开采时才认识到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性和经济意义。勘探和开发工作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得以扩展,部分是由于非常规燃料的税收减免法。到2000年,煤层气已占美国干气储量(15.7万亿立方英尺[4400亿m^3])的8.8%和年产量(1.38万亿立方英尺[400亿m^3)的9.2%。从1989到2000年,美国煤层气的累积产量为9.63万亿立方英尺(2720亿m^3)。目前,煤层气的开发已扩展到美国12个盆地左右,而勘探工作则发展到全世界。煤层是自生自储的气藏,它们可含有热成因气、运移来的热成因气、生物成因气或混合气。煤层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储集在煤基质的微孔隙中,其次呈游离气储集在微孔隙和裂缝中,或者呈水中的溶解气。控制气资源量和生产能力的主要参数是热成熟度、显微组分组成、气含量、煤层厚度、裂缝密度、地层应力、渗透率、埋藏史和水文环境。这些参数在美国和世界的生产气田中有很大差异。在2000年,圣胡安盆地占美国煤层气产量的80%以上。这个盆地有个巨大的煤层气成藏层发育区,即弗鲁特兰富集区带(FruitIandfairway),它已采出7万亿立方英尺(2000亿m^3)以上的气。弗鲁特兰煤层含气系统及其基本要素和保德河(PowderRiver)盆地的尤宁堡(FortUnion)煤层气成藏层形成显明对比。尤宁堡煤层气成藏层是美国开发最快的天然气成藏层之一,其产量由1997年的140亿立方英尺(4亿m^3)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1473亿立方英尺(41亿m^3),占当时美国煤层气产量的10.7%。到2001年,年产量为2447亿立方英尺(69亿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