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手工速度拾既耗时,又易受人为误差影响。本文实现了一种自动速度拾方法,即:从叠前地震道集中计算并自动拾叠加速度。模型数据和沙特阿拉伯野外数据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拾的叠加速度成像效果可与常规手工拾的叠加速度产生的成像效果相媲美。

  • 标签: 自动速度拾取 叠加速度 模型数据
  • 简介:我们给出由核磁共振(NMR)测井曲线得到T1/T2app比值与T2app图像的二维反演方法,这些NMR曲线是用多等待时间(TW)采集的,这项技术对探测天然气和反凝析油特别实用可靠,我们能够用反演出的资料评价含气饱和度和凝析油饱和度,尤其是在有大的扩散反差情况下,而大的T1/T2~反差存在使这项技术更适合识别出液体(水和油)中的天然气。不用分别地反演一维T1和T2app,或者进行二维T1和T2的联合反演,采用直接反演T1/T2app与T2app会有一定的好处。第一,气体T1/T2app与液体T1/T2app的反差大能够在T1/T2app与T2app图像上给出有助于解释的清晰信号;第二,我们通过选择频率(或磁场梯度)和回波间隔TE,能够将气体的T2app限制在很窄的时间范围内,如50—150毫秒。因此,在T1/Tapp和T2app图像上气信号的位置总是定义窄的,这样会使解释更简单;第三,物理限制,如T1/Thapp能易于应用,因此减少某些因噪音引起的不确定性。而且,由基于预定时间(即bin)的T1和T2分布构建T1/T2app比值常常是困难的,因为反演的人为因素和噪音影响使逐bin计算几乎不可能,因此,仅计算有明显气显示的气井的bin与bin的比值,而新的处理计算即使在含气饱和度相对低时或回波信号相对嘈杂(例如饱和盐水泥浆井)时也能很好地进行。由反演的T1/Tapp,我们能从相应的T2app谱重建T1谱。两口气井实例证实了这种方法要比气井评价的其他1D和2D反演技术好。在第1个实例中,与在纯砂岩气井中测量的NMR数据组的SIMET反演做了对比;在第2个实例中,为复杂岩性,中子一密度交叉不明显。除此之外,我们能够用T1/T2app方法识别天然气,而且,我们通过设定T1和T1/T2app的阈值能够评价冲洗带含气饱和度和经过含氢指数校正的孔隙度。

  • 标签: 核磁共振 二维反演 T2app—R图 T1/T2app比值 回波串
  • 简介:软地层心收获率低是目前钻井行业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和挑战。本文结合现场经验,分析了影响心收获率的因素,并针对其主要原因,总结出了一套心技术措施。在J10—XJ1井的心过程中,严格实施此套技术措施,未发生复杂情况和事故,岩心收获率达81%,远远高于国家石油行业标准,对今后软地层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软地层 取心收获率 J10-XJ1井
  • 简介: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是页岩气开发的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发育,设计取心井段一般在50m以上。采用三筒心有利于提高单次心进尺,缩短心周期,减少页岩层暴露后岩心在井内停留时间,提高岩心质量。但三筒心存在心工具井口组合困难、长段岩心增加出心风险、心筒稳定性差易扭断、心参数优化困难、心钻进时间长卡钻风险大等技术难题。使用心钻具组合优化、参数优化、钻头优选、堵心卡心预防、故障复杂预防处理等关键技术,在WY204井现场试验12d,3趟钻完成65m心进尺任务,心收获率99.77%,提升了川渝地区心技术水平。

  • 标签: 川南 三筒取心 页岩气 取心速度 取心参数
  • 简介:重点论述了岭沟金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岭沟金矿属沉积—热液型金矿。

  • 标签: 金矿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成因
  • 简介:本文主要是对略阳一勉县大断裂北侧找金提出讨论。南侧已突破,利用找金理论找到了煎茶岭式的大型金矿;北侧对白沟至两河口之间141(又称坎子上)矿区铀-钒-钼-镍-银多条矿带进行了初步的金矿检查,作者在原有的资料基础上对金的富集理论与金、铀多元素相关矩阵的研究后,提出了综合找矿、综合分析,认为找金前景乐观,有可能发现金矿床与新类型。

  • 标签: 铀多金属矿 预富集 金矿床 综合找矿
  • 简介:伽马曲线是反映泥质含量的重要参数,相比速度资料来说更加稳定,不受所含流体的影响。针对含气层来说,利用地震信息进行伽马反演相对于常规的波阻抗反演所描述的砂体展布更为直观。在对目前常用的伽马反演方法进行总结、讨论的基础上,指出地震体属性分析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有效结合了多元逐步回归和交互验证法进行属性的优选和组合,采用褶积因子消除地震信息和测井信息的频率差异,以神经网络为拟合和预测手段,加之具有严谨的理论基础,相比其它几种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最后,通过川东T气田伽马反演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预测了T气田须家河组砂体展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伽马反演 体属性 交互验证 气田 储层预测
  • 简介:同一个地方从一口斜井或水平井和三口直井所取岩心的对比表明,裂缝的间距是不规则的,大大小于地层厚度,不能从直井的资料中推算出来。测定的裂缝间距必须经过适当的筛选才能用于油藏模拟。

  • 标签: 裂缝 间距 斜井 水平井 直井 取心
  • 简介:我们为砂岩中纤伊利的形成构想了一种模型,其中高岭石是基本反应物,而钾来自原地钾长石颗粒的溶解或被输入到这一模型的基准构架中。利用除温度和时间外还考虑了饱和状态的阿雷尼乌斯方程,模拟了伊利纤维的成核和生长。成核作用发生在孔隙壁上,同时可以确定白云母和碎屑伊利是动力学性质有利的基质。为了考虑其他成岩作用对表面积和反应物体积的影响并为渗透率模拟提供输入参数,可以将这一模型与“试金石”(TouchstoneTM)模型结合起来。在两个数据集的基础上我们评价了这一伊利模型的性能。一个是中挪威海域最高温度为108—173~C的侏罗系石英砂岩数据集,另一个是东南亚海域最高温度为157—182℃的岩屑砂岩数据集。采用同样的动力学参数,这一模型拟合了两个数据集测出的伊利、高岭石和钾长石的含量。考虑到与碎屑混入有关的不确定性,预测的K—Ar年龄是符合现有数据的。虽然这些分析样品没有获得伊利粒径数据,但挪威数据集得出的模拟雏晶厚度仍然与北海类似温度史样品0.004—0.012um的已发表测量结果相当。

  • 标签: 模型拟合 石英砂岩 成核作用 伊利石 生长 最高温度
  • 简介:苏里格气田中区的主力产气层位为中二叠统下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里格气田中区盒8段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段为辫状河沉积,盒8上段为曲流河沉积。在精细描述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苏6区和苏14区加密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沉积相 辫状河 曲流河
  • 简介:通过对光沟铀矿床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出了二者存在的差异。认为光沟铀矿区伟晶岩是灰池子岩体多期分异后残余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残余岩浆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初步建立了光沟铀矿区含矿伟晶岩的宏观和微观标志,对今后该区找矿和科研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含矿伟晶岩 非含矿伟晶岩 差异性
  • 简介: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表示,预计中国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石油日需求将增加30×10^4桶,至每日770×10^4桶,并在第三季度保持该水准。

  • 标签: 石油 中国 预计 EIA 平均 水准
  • 简介:根据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延长油气区盒8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和阶段划分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盒8段储集岩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基本处于晚成岩阶段的B期,部分进入晚成岩C期。早成岩A期至晚成岩B期的压实作用、晚成岩A期的交代蚀变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因素;晚成岩B—C期的充填胶结作用是储层质量变差的又一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溶蚀作用则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图3表1参9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油气区 砂岩成岩作用 盒8段储层 孔隙演化
  • 简介:在墨西哥湾东北部上侏罗统Smackover组内斜坡上,密西西比内盐盆地的东部、Manda亚盆地、以及Conecuh亚盆地中,古地貌上发育浅水凝块叠层隆起。这些凝块叠层的厚度可达58m(190ft),分布面积达6.2km^2(2.4mi^2)。尽管这些隆起的凝块叠层作为勘探目标已达30多年,但在该区域仍不断发现新的油田。凝块叠层最有利的发育条件是:坚硬的基底、生长初期零至低的背景沉积速率和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低能、广适性生物生长的古环境。由于环境适宜,这里(发育凝块叠层的部位)会出现广泛发育的微生物。与区域海退有关的古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凝块叠层的消亡。在对凝块叠层储层远景区进行钻探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①使用三维地震反射技术以发现古隆起,再确定可能存在的凝块叠层储集相是处在脊部还是翼部,和位于油水界面之上;②根据在露头观察到的凝块叠层生物礁的特征,建立一个用于重建凝块叠层隆起形成过程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提高发现树状和杂乱状凝块叠层储集相的成功率;③用蒸汽抽吸作用代替渗滤回流作用和混合带作用作为评价凝块叠层生物粘结灰岩的白云化作用强度的方法。

  • 标签: 叠层石 上侏罗统 墨西哥湾 远景区 东北部 油气勘探
  • 简介:奥地利磨拉盆地的主要天然气储层为渐新世一中新世Puchkirchen组及其下伏Hall组地层的深海相沉积物。我们根据一个面积为2000km^2的区域性3D地震资料集建立的一种新的地震地层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这个典型的深海前陆盆地沉积过程和储层分布的理解。用近350口并的资料标定的区域性3D地震属性图揭示了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磨拉盆地前渊一个低弯度大范围(宽3—5km,长〉100km)的河道带内。河道主要被含浊积岩的砾岩和砂岩以及由滑塌沉积物和岩屑流沉积物组成的杂岩所充填;漫潍区则主要由细粒浊积砂岩和泥岩组成;深切谷和阻塞的斜坡扇沿盆地南缘展布。在盆地北部,侧向分流河道与轴向河道带相交。大型天然气藏形成于河道轴向带及斜坡扇砂岩中的地层圈闭和构造圈闭中,少量天然气聚集在漫潍扣分流河道沉积物中。盆地几何形态对河道带的结构及后来的沉积物分布具有重大影响。大型深水河道体系在前陆盆地中极不发育,利用高质量的地震资料和广泛的钻井心数据库可以为Puchkirchen组地层建立沉积模型。该沉积模型可以为其它狭长的深水盆地,特别是那些缺乏大量的现代资料的盆地提供类比。

  • 标签: 深海相 前陆盆地 沉积模型 河道 地震属性
  • 简介:本文探讨了砂岩的成岩蚀变作用和由此导致的储层物性变化是否受到了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厄瓜多尔奥连特(Oriente)盆地白垩系纳波组(Mapo)的u段和T段砂岩。这些砂岩的沉积相为河流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包含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通过微探针分析、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观察并得出了相关资料。纳波组u段和T段砂岩由细粒一中粒石英砂屑岩和亚长石砂岩组成。成岩事件包括绿泥石、早期和晚期高岭石/地开、早期和晚期碳酸盐(菱铁矿、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以及石英的胶结作用。成岩早期的作用包括绿泥石颗粒包壳的形成、高岭石颗粒填充和菱铁矿胶结。绿泥石在TST砂岩中缺失,但在LST-HST砂岩中很常见。成岩早期的高岭石在LST中未有发现,但在LsT—HsT砂岩中常见。u段和T段中,成岩中期的胶结物相对于层序地层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在u段砂岩中,方解石常见于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仅常见于TST砂岩。s2菱铁矿可见于TST和LST砂岩,但在LST—HST砂岩中没有分布。石英胶结物和高岭石/地开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类似的分布。在T段砂岩中,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Fe—dolomite/ankerite)仅常见于TST砂岩,而方解石、石英和地开在所有体系域中都有相似的分布。高岭石胶结物的分布被认为是在海平面下降期间、相对较剧烈的大气降水注入的结果,而绿泥石胶结物可能是先成粘土矿物(如磁绿泥石)埋藏成岩转换的结果。磁绿泥石是在潮汐水道和河口湾环境申海水一淡水的混合水体中沉淀而成的。U段和T段绿泥石胶结物似乎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的发育,从而使砂岩保留了12-13%的原�

  • 标签: 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 层序地层学 储层砂岩 成岩作用 低水位体系域 铁白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