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由吉林大学刘招君教授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杨虎林研究员等撰写中国油页岩》已于2009年7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国油页岩”为题材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总计20章,343页,658千字,书后附各章中英文详细摘要。

  • 标签: 油页岩 出版社 中国 油气资源战略 国土资源部 石油工业
  • 简介:杜远生教授和乔秀夫研究员为《古地理学报》组织了一批古地震文章,我都认真地拜读过,并请有关专家评审过,最后又请作者反复修改定稿。除周勇等文章《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已提前在本刊第5期刊登外,其余7篇文章均在本期即2011年第13卷第6期刊登。

  • 标签: 古地震 《古地理学报》 中国 专家评审 地质意义 下白垩统
  • 简介:地震事件沉积已经成为当今沉积地质学一个热点领域。文中通过回顾国内震积岩研究历史,总结了中国震积岩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重点讨论了地震引起软沉积物变形、地震事件沉积时序、地震事件沉积空间分布和地震事件沉积序列等。按照地震对沉积物改造时间,将软沉积物变形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后生变形3类,并对地震同生断裂、准同生期液化沙体沿地震裂缝侵入液化岩脉和后期断裂充填岩脉,地震形成微褶皱、液化卷曲变形层理和后期褶皱,地震震动变形和液化变形构造,枕状构造和枕状层之间区别分别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 地震事件沉积
  • 简介:本文是笔者等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地质资料,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研究程度较高,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其他地区研究程度较低,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或概略性.在中国晚奥陶世,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庞大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古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这是晚奥陶世晚期大规模海退结果.

  • 标签: 中国 晚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本文是和继续.本文基础是笔者等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划分都有确切定量资料和定量图件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地质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编制出了全国范围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因此,在本文中,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是定量和比较精细,其他地区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则是定性和概略性.在中国晚寒武世,中寒武世"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古地理格局依然存在.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这5个古地理单元范围与中寒武世基本上相同,但他们次级古地理单元特征则与中寒武世有所不同或大不相同.

  • 标签: 中国 晚寒武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根据区域构造、古地理和地层资料,中国奥陶纪诸多板块、地体和活动带应分属11个地理区。文章重点研究了各地理区边界。这些相邻地理区块在奥陶纪曾处于远距离分离状态,除华北区南界和华南区北界明显由同期秦岭活动带限定之外,地理区界线大多只能沿发生在奥陶纪之后构造拼贴结合带划定,只有塔里木区北界和北疆区南界,得以通过追索代表曾在奥陶纪时段内发育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局限洋盆或深海盆地遗迹(即残留缝合带)来予以确定。中国大陆最终形成经历了从晚石炭世至新生代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带消减以及板块和地体漂移、增生与会聚。

  • 标签: 中国 奥陶纪 地理分区
  • 简介:依据泥盆纪早、中、晚3个时期中国岩相古地理图及中国泥盆纪植物已有的资料,绘制出中国泥盆纪这3个时期植物古地理分布图。中国泥盆纪海侵主要方向是从中国西南部云南地区(早泥盆世)逐渐向长江中游华中地区(中泥盆世)及长江下游华东地区(晚泥盆世)发展。中国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南方分布是随着海侵,逐渐向华中及华东地区扩展,由早泥盆世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广西和湖南南部等地区,发展至中泥盆世云南、四川、贵州、湖南中北部以及湖北南部地区,在晚泥盆世分布范围扩大到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江苏等地区。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北方分布范围较小,从中泥盆世才开始出现,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晚泥盆世在宁夏等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泥盆纪3个时期陆地维管植物各个种类所占百分含量表明,早期植物主要以较为原始莱尼蕨类、工蕨类以及前石松类为主,中期石松类占优势,到了晚期石松类依然占优势,而楔叶类、真蕨类以及前裸子植物开始繁盛。

  • 标签: 泥盆纪 维管植物 植物化石 古地理分布
  • 简介: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无江断裂、西北至垅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中国南方广大地区。面积约2000000km2。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奥子统新厂阶和宁国阶各科单因素图以及相应新厂期和宁国期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两幅古地理图中,有7个主要古地理单元,即使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幅古地理图最大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定量单因素图为依据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早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预测和勘探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中国 早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古地理体系
  • 简介: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古地理图集》编制过程中历史背景、国内外学术动态、任务由来、人员组成和学术指导思想。着重分析了在板块构造理论出现后中国地质学家当时面临任务:如何将中国境内古地理变迁与大地构造演化史相结台?如何在古地磁资料尚不完善情况下在古地理图上反映活动论全球构造思想体系?本图集在上述领域内开展研究和采用一系列图面表达方式,体现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构造发展阶段论学术思想在古地理图编制中特色和进展。也对80年代中期后我国古地理图编制方面的蓬勃发展形势以及活动论古地理图日臻完善方向作了概括和展望。

  • 标签: 《中国古地理图集》 历史背景 活动论 垒球构造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系各统各种单因素图和奥陶纪各世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定量单因素效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火山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泥岩盆地、硅岩盆地、碎屑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海陆并存,海中台盆相问分布,台中有滩和坪,台盆间有斜坡”。早奥陶世继承了寒武纪海进并进一步扩大,至中奥陶世海进达盛期,到晚奥陶世开始海退,从而完成了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

  • 标签: 中国西北地区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多级别
  • 简介: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以陆相沉积为主,主要赋存于中新生界,颜色通常为黑色-深灰色和灰褐色-棕褐色,且富矿油页岩一般比贫矿油页岩颜色深。油页岩中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高。中国陆相油页岩总体质量特征为中等偏好,含油率大于5%页岩油资源占57.64%,灰分产率一般为53.27%-84.35%,多属高灰分油页岩。发热量各地区差别较大,最小值为4.19MJ/kg,最大值可达34.60MJ/kg,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层位油页岩发热量也不相同。就伴生元素而言,油页岩中富含大量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使油页岩具有巨大综合利用潜力。从有机成因角度,中国陆相油页岩可以分为腐泥型油页岩、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从油页岩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可以划分为拗陷湖成油页岩、断陷湖成油页岩和断陷湖泊-沼泽油页岩;从油页岩形成水体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淡水油页岩和半咸水油页岩。中国陆相油页岩中湖泊-沼泽油页岩一般与煤伴生,多为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而湖成油页岩一般单独存在或为煤层顶板,多为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 标签: 陆相油页岩 赋存特征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 简介: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作者在各露头剖面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寒武系各统各种单因素图和寒武纪各世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定量单因素数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湖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硅质岩盆地、碎屑岩盆地、石灰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陆海并存,海中台盆相间分布,台中有滩坪湖,台盆间有坡”。新疆北山地区和西昆仑甘青地区古地理特征有所不同,但其古地理格局和演化阶段以及海进过程则是相同

  • 标签: 中国 西北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 简介:三叶虫证据表明,除北疆区阿尔泰地体和兴安区额尔古纳-兴安地体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在动物群方面紧密关联外,中国奥陶纪所有板块和大部分地体均系当时东泛冈瓦纳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理上彼此密切相关。对这些属于东泛冈瓦纳中国区块台地或内陆棚三叶虫动物群综合分析研究证明,它们在特马豆克期(Tremadocian)以及凯迪晚期-赫南特期(lateKatian-Hirnantian)或阿石极期(Ashgill)应归属同一生物地理区,而在弗洛期-凯迪早期(Floian—earlyKatian)或阿仑尼克期-卡拉多克期(Arenig—Caradoc)则可划分为两个生物地理亚区:一个由华南、塔里木板块和安南或印支地体组成,另一个包括华北板块以及滇缅马、藏南、中天山-北山地体(可能还有海南地体)。饶有趣味是在凯迪晚期或阿石极期开始发生生物地理亚区解体之前,有关陆块深水相三叶虫动物群已经历了从达瑞威尔中期(midDarriwilian)至凯迪早期长期频繁交流以及组成逐渐趋于齐一过程。因此深水动物群之间属种交流和一体化进程发生、发展和完成显然均先于浅水一侧三叶虫。

  • 标签: 中国 奥陶纪 三叶虫 生物地理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三叠纪牙形石地理分布、属种分异度和特征属种丰度,将中国三叠纪牙形石归属Kozur(1973)特提斯生物大区亚洲生物省,在早-中三叠世,进一步二分为喜马拉雅生物亚省和华夏特提斯生物亚省,后者三分为西华夏特提斯生态区、东华夏特提斯生态区和右江生态区.在晚三叠世时,右江生态区已不复存在.

  • 标签: 中国 三叠纪 牙形石 古生物地理区
  • 简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基于语义差异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中国
  • 简介:石炭系是中国南方重要海相含油气地层之一。下石炭统油气生成条件比上石炭统好,这和早石炭世盆地面积较大有关。石炭系下伏志留系和上覆二叠系油气生成条件比石炭系还要好。上石炭统油气储集条件比下石炭统好,这和上石炭统白云岩和滩相石灰岩分布较广有关。石炭系油气藏直接盖层是下二叠统下部梁山组,区域盖层是中新生代泥岩为主地层。南方石炭系油气生储盖条件配置关系相当好。但是,南方石炭系以及整个古生代和三叠纪海相地层均经历了多次大构造变动,其油气藏形成条件遭受相当大破坏。在有利生储配置关系基础上,在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较好及面积较大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尤其是在邻近石炭系本身或其下伏志留系油气源岩地区,是寻找和发现石炭系新油气藏有利地区。

  • 标签: 岩相古地理 石炭系 油气潜景 中国南方
  • 简介:运用埋藏学与沉积地质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对中国东部晚白垩世具有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盆地中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地层层序与年代、埋藏骨骼化石特征、骨骼化石埋藏类型及其埋藏成因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将其产出时代、埋藏相、埋藏特征与国外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认为:中国东部与国外相比,虽然化石产出具体时期有所差异,但从恐龙种群、埋藏相及沉积地层学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反映了晚白垩世全球古环境、古生态及古气候相似性。(1)中国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埋藏事件可分为早期与晚期2个阶段:早期Cenomanian期与晚期Santonian_Maastrichtian期。而国外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埋藏事件只发生在晚期,在美洲及蒙古国发生在Campanian晚期,在欧洲则为Campanian_Maastrichtian期过渡时期及Maastrichtian期。(2)中国埋藏骨骼化石种属以鸟脚类鸭嘴龙科与兽脚类恐龙为主,它们埋藏于紫红色地层中,埋藏环境主要为冲积扇与河流环境;美洲以鸭嘴龙科为主,欧洲与蒙古国种群各地不相同,都埋藏于紫红色岩石地层中,埋藏环境主要为河流—泛滥平原。骨骼在不同沉积相组合地层中埋藏学特征各异,与古地理、古生态及古环境密切相关。(3)结合盆地中化石埋藏学特征与盆地演化特征,总结了恐龙化石埋藏类型主要有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盆地古地理格局变动、火山活动、古温度升高及古地震等事件综合作用是可能埋藏成因,并提出了恐龙化石埋藏模式。此研究为揭示中国东部乃至全球晚白垩世古地理、古气候及古生态环境及恐龙灭绝原因探讨提供了新材料与证据。

  • 标签: 恐龙骨骼化石 埋藏学 晚白垩世 国内外对比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盆山地形和该地区地壳结构具有明显一致性,反映了现代盆山构造一个重要特征.文中讨论了中国西北盆山区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古地理面貌和它们发展演化过程.本区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古地理面貌,而且随着地壳上地幔构造演化而不断发展,盆山构造形成受到了地壳活动和演化控制.一般来说,中国西北主要山系是古生代或早中生代造山带,但它们形成现在这样巨大山系主要发生在晚新生代.如天山山脉构造演化,三叠纪天山曾经一度隆起成山,两侧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中堆积了巨厚磨拉石;侏罗纪时由于剥蚀夷平成为一个准平原,形成了广泛分布且可以对比含煤岩系;从白垩纪到早新生代,它再度隆升,直至第四纪时形成雄伟高大山系,两侧形成相应大型沉积盆地.其他一些山脉,如祁连山和昆仑山,也具有类似的发展演化过程.最后,控制这一过程根本原因则是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构造发展演化.

  • 标签: 新生代 古地理 中国西北 地壳构造 构造演化 天山
  • 简介: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合最主要成分;荒漠草原区常见麻黄和白刺花粉,典型草原区多为狼毒和莎草科花粉。花粉组合与气候关系DCCA(降趋典型对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与最冷月温度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降水量。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花粉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前者较后者出现更多花粉类型,前者蒿属、藜科花粉含量低于70%,后者则高于70%。荒漠草原区花粉通量低于典型草原区,反映典型草原区植被较荒漠草原区发育,花粉产量高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也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区(高一数量级),除典型草原区植被发育、花粉产量高原因外,荒漠草原区不利于花粉保存,也是造成花粉浓度低另一个重要原因。花粉组合判别分析表明,捕捉器样品和表土样品均能较好地区分出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但捕捉器样品交叉检验结果好于表土样品。

  • 标签: 中国北方 草原区 表土花粉 捕捉器花粉 花粉通量 判别分析
  • 简介:著名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95岁高龄崔克信先生等专著《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已于2004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古地理学 演化 地球物理研究 中国西南 地质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