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时间: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对象:儿童以及青少年学生共60例。应用院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以及《儿童抑郁量表》,落实对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家庭环境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儿童、青少年中,发现16例存在抑郁情绪,单因素分析显示:学习成绩、独生子女、家庭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均属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均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存在密切的联系,P<0.05。结论 当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不足,家庭环境控制性、矛盾性过强时,与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出现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在实际干预过程中,需要强化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以及组织性,有针对性的削弱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与控制性。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科学有效的家庭心理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件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到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20例基本情况与研究对象相近的学生为研究对照,然后就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发病诱因、病前个性特征、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家庭成员之间是否经常发生纠纷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家庭护理办法。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因素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精神正的发生,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简介: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分别对19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行为异常儿童检出率为12.86%;通过分析儿童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比较儿童之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收入情况、孕期有无高危等因素与行为问题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情感、矛盾、知识、娱乐、组织在儿童有无行为问题发生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一定相关性,改善家庭环境因素可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武汉市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两所综合性大学118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72份。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之间,适应不良在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38);情绪适应和躯体适应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1=-3.19,P,=0.001;t2=-2.28,P2=0.023);行为适应维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t:2.92,P=0.00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中,家庭环境因素对适应不良的发生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女生中,父母经常打架是适应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OR=4.44,95%CI.1.77—9.13),经常主动向家人谈心里话是其保护因素(OR=0.41,95%Cl:0.19~0.90)。结论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不同适应维度发生的状况不同。家庭环境因素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应针对不同性别适应不良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环境的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于2010年1-12月在南方医院、157医院及同和镇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常住广州市同和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08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等距抽样分为2组,对照组200例,干预组208例。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一般体格检查表,在分组干预2年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家庭环境综合干预组生活质量干预前、后评分分别为(63.72±15.49)分、(71.13±19.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正向的家庭环境能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为患者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家庭环境特征问卷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2.22±3.02)分;大约有50%左右的患者有过不按时服药、自行停药、出现好转便不在服药、出现不适感时才服药、擅自改变服药剂量等经历。常模知识性得分为(5.61±2.11)分,显著的高于家庭环境得分(4.32±2.24)分(P<0.05);家庭环境得分与常模在亲密度、组织性和矛盾性差异不显著。患者家庭矛盾性与服药依从性为显著负相关关系(r=-0.235,p=0.040<0.05);患者家庭知识性、亲密度和组织性与服药依从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家庭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家属应重视家庭环境对患者服药依从性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复发,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少年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与主观生活质量及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儿童进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测评.以SASC总分≥8分为界,分为≥8分组(焦虑组)、〈8分组(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焦虑组SADC总分[(13.68±6.28)分]及害怕否定评价[(8.64±5.12)分]、社交回避苦恼因子评分[(5.46±3.0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0±4.71)分,(6.01±3.08)分,(2.99±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组ISLQ评分在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总分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8个维度水平的比较中,各维度的得分焦虑组均低于对照组,除了生活环境、抑郁体验维度外,其余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躯体情感、焦虑体验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组FES-CV评分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较对照组明显为低,且焦虑组家庭的矛盾性比对照组明显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焦虑组SASC评分与ISLQ、FES-CV多数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FES-CV的矛盾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少年儿童社交焦虑水平高者,其主观生活质量较差,家庭环境功能较低.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孤独症特质之间的关系 ,为减少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中文克氏孤独症筛查量表和家庭养育环境量表 ,于 2019年 3-5月选取 沈阳 市儿童医院心理科 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Epidata3.1录入数据并使用 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 无孤独症特质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在语言/认知信息、社会适应 /自理、忽视 /干涉 /惩罚、活动多样性 /游戏参与、环境气氛 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有孤独症特质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男性性别、有分离史、社会适应/自理、频繁忽视 /干涉 /惩罚、环境气氛差与儿童有孤独症特质有关 ,应当重视儿童早期有关方面家庭养育环境的改善。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我们时常被噪音所包围。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居民,无时无刻不受到噪音的干扰和危害。据20个城市统计,65.5%的居民生活于高噪音区。噪音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的噪音;二是建筑工地建筑机械的噪音;三是娱乐场所制造的噪音;四是家庭噪音。随着环境意识加强,环境噪音已成为大众谴责和清除的对象,但家庭噪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家庭噪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同样是一个毫不逊色的“无形杀手”。医学研究表明,在家电噪音中,为害最烈的要数录音机和组合音响,它们的高频噪音一般都超过2000赫兹。洗衣机马达的噪音可达70分贝,窗式空调的噪音达65分贝,吸尘器的噪音一般在75分贝左右,电冰箱发出的低频噪音由于跟人的心跳频率接近,因而容易引起心血管病变,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它的损害。除家电噪音外,高声尖叫、大声争吵、放喉高歌也是家庭噪音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