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强迫神经症的患病率、发病形式、发病年龄及文化、智力水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强迫神经症的病因学基础,从心理学、遗传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神经生物化学及神经解剖学基础进行了扼要阐述。其中近年来报告较多的是额叶皮层-纹状体-丘脑-额叶皮层环路是强迫神经症的解剖学基础学说。本文还就强迫神经症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简述和评价。

  • 标签: 强迫性神经症 病因 治疗 进展
  • 简介:比较30例抑郁性神经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阀(SPT)、痛觉阀(PPT)及相对痛觉阀(RPPT),发现抑郁性神经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痛觉阀值与病程无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状和/或神经的病理基础存在生物学联系。

  • 标签: 痛觉阀 感觉阀 抑郁性神经症 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脑电图检查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脑电活动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验证脑电图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对患者使用同一台多功能脑电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查,在患者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使患者闭目坐下,按照国际系统分类法放置电极并当场描记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用于比对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脑电图显示结果正常的共5例,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共计27例,总异常率为84.38%。异常脑电图表现为:基本节律共15例,各导联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持续性低幅波共11例,阵发性~中波幅θ波共4例。结论:使用脑电图检查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进行大脑皮层脑电活动异常判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更加详细的分析。

  • 标签: 焦虑性神经症 脑电图 大脑皮层抑制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临床表象、病程迁延的神经。此案例求助者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因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不求进取、整天昏昏沉沉已两年余,故前来咨询。诊断为工作抑郁性神经症。采用合理的心理疏导,以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的非理性观念,指导求助者实施自我管理程序。经7次的门诊咨询,较好地达到了咨询的最初目的,并增强了求助者的信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62例抑郁性神经病人进行了激光针炙治疗的对照研究,31例接受激光针炙治疗,采用两组穴位。31例接受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等药物治疗。每例治疗时间21天。激光组和药物组之间年龄、病程和受教育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本研究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临床总体印象最表等评定工具并结合传统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显示激光针炙治疗抑郁性神经症获取良好疗效,临床有效率高达90.32%,临床显效率高达67.74%,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总分和Hamilton焦虑量表总分均显著地低于疗前(P均<0.001)。与药物疗效近似,某些方面的疗效略优于药物组。激光针炙治疗无任何副反应,受到病人普遍欢迎。因此,我们为激光针炙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一种良好方法。

  • 标签: 抑郁性神经症 激光针灸仪 激光束 穴位治疗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的焦虑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7例、观察组(心理与药物治疗组)27例,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经8wk治疗后分别比较。结果焦虑多伴有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等,治疗效果以观察组最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46%、观察组89%,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SCL-90的焦虑、恐怖、抑郁、强迫、人际敏感、躯体化等症状因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症状因子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心理和药物治疗的完美结合,是治疗焦虑的关键,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焦虑性神经症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且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疗法 药物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7例心血管神经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知识宣教、生活护理、放松训练、生活方式的改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等,认为全面、安全、有效、对症的护理在心血管神经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心血管神经症 焦虑/抑郁 放松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从事精神科多年,接诊很多从综合医院转来的病人,花去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现总结神经患者的就医模式,希望这些病人能专病到专科治疗。方法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诊的120例神经患者的就医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扩大对神经的宣传,走进基层和农村,早发现早治疗,节省开支。

  • 标签: 农村神经症患者 就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