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6例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DCS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AO分类33-A1型5例,33-A2型9例,33-A3型3例,33-C1型5例,33-C2型3例,33-C3型1例。经股骨下段前外侧切口入路,以DCS固定骨折。结果经2年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88.4%。结论DCS对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是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3项一侧优势功能特征的影响。方法对在青岛市和丽水市两地募集的511对双生子进行一侧优势功能(利手、扣手、交叉臂方式)的判定,计算3项左型性状的一致率、卵别比值比、四项相关系数,并用openMx软件进行遗传模型的拟合。结果左利手的最佳拟合为AE模型,遗传度为45.5%,左型扣手和左型交叉臂的最佳模型为DE模型,显性遗传效应分别是13.5%和6.1%。年龄和性别对遗传效应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利手的遗传度为45.5%,扣手和交叉臂的遗传表现为显性遗传,但主要受环境影响。

  • 标签: 双生子研究 遗传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板、DC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为股骨粗隆下骨折科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完整资料,按111方式分为锁定板组、DCS组、PFN髓内钉固定组,每组各30例,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术中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平均切口长度;比较术后引流量、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综合评价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髓内钉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骨折端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锁定板与DCS组;锁定板、髓内钉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板组,术后髋内翻、内固定松动的比例也较锁定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板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且有较高髋内翻发生率,DCS组疗效好,但手术创伤较大,髓内钉组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生物力学特性更优,是一种较理想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固定治疗方法,适合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尤其适用骨质疏松、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或者内侧皮质复位不佳者。

  • 标签: 锁定板 DCS 髓内固定 股骨粗隆下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及加速康复外科治疗FTS在老年自发性肝癌破裂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年8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治疗组术后死亡率高达79%,3个月生存率仅10.5%。DSC+FTS组死亡率69.5%,3个月生存率为47.4%。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于老年人自发性肝癌破裂的救治中明显改善病人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并改善预后。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 原发性肝癌破裂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 丙肝 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 方法 : 在 2016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 选取在我院接受 甲状腺功能和生化检查的 160 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回归性分析方式总结,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检测 ATL 、 AST 、 ALP ,并应用 y 放射免疫方式测定 FT3 、 FT4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 结果 : 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常规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数据差异比较大,数据差异显著, 组间 对比结果均有意义( P < 0.05 ); 治疗 2 周时采用护肝治疗的患者与未采用护肝治疗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不突出, 组间 对比结果无意义( P > 0.05 );治疗 1 个月后护理干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势突出, 数据差异显著, 组间 对比结果均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 显著,借助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症状,更好的做到早期诊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异常 检验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小球功能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 标签: 肾小球功能 检查
  • 简介:本文综述了硒在癌症、肝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白内障、哮喘、不育病、前列腺疾病、胃溃疡、老年斑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显著功效。

  • 标签: 老年斑 预防措施 保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常人体内的镁含量不过20—28克,其中5.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27%存在于肌肉内,血清镁的含量约为0.8~1.2毫摩尔/升。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镁离子,它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200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医学家们的许多研究发现,镁的缺乏或不中和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镁离子具有神奇的保健功能

  • 标签: 保健功能 镁离子 心血管病 血清镁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妊娠中毒症
  • 简介:<正>泡茶必备说起泡茶,自古以来,清净、甘美、少杂质的泉水或天然水类的软水,总被视为泡茶的最佳水源。不过中国许多地区的水却属于硬水,一般自来水,也属于硬水质,长期使用硬水直接煮水,不但器具不易清理,也会因此而遗留下水垢。而硬水因为本身的酸碱度,铁离子与钙镁离子等丰富的含量,都会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味的浓淡,加上现在普遍用金属容器煮水,其煮的水都带有铜铁的腥味,这样就使得上品的茶大打折扣。

  • 标签: 钙镁离子 金属容器 茶味 天然水 自动功能 过压保护
  • 简介:功能性食品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流行词。我们在超市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功能性食品,比如AD钙奶、加钙饼干、多维面包等都是功能性食品。那什么是功能性食品呢?功能性成分和营养成分是一回事吗?让我们听听营养专家李铎教授的解释吧。

  • 标签: 功能性食品 营养成分 功能性成分 多不饱和脂肪酸 面包 饼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伴有肝功能损害的为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甲亢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肝功能恢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丙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功能和生化检查的16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回归性分析方式总结,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检测ATL、AST、ALP,并应用y放射免疫方式测定FT3、FT4。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常规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数据差异比较大,数据差异显著,组间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治疗2周时采用护肝治疗的患者与未采用护肝治疗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不突出,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护理干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势突出,数据差异显著,组间对比结果均有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显著,借助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症状,更好的做到早期诊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异常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术后14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在锁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有效应用,能显著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

  • 标签: 系统功能锻炼指导 锁骨骨折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1 6 年 2月至 201 8 年 1月就诊脑卒中存在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 83例,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40例指导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 实验组 43例给予 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营养指标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 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 结论 给予脑卒中患者 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安全可靠,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关键词】吞咽功能;脑卒中; 肌肉刺激 “脑卒中”( 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 CVA)。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引起的疾病 [1] 。而吞咽障碍 (dysphagia after stroke, DAS)是导致营养不良、误吸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无根治药物,以往,简单的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2] 。近年来,神经肌肉电刺激 (LAMES)治疗吞咽障碍受到国内外关注。 对我 科 8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肌肉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预 后效果较好,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从我院 2016 年 2月至 2018 年 1月就诊于神经内科患者中选取 83例脑卒中存在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患者 40例,其中 24例为男性, 16例为女性,年龄在 42-87岁,平均年龄( 53.8±4.5)岁,吞咽障碍病程 10~34天,平均( 14.6±3.9)天, 25例脑卒中首次发病, 10例脑卒中 2次发病, 5例脑卒中发病 3次以上;实验组患者 43例,其中 26例为男性, 17例为女性,年龄在 43~85岁,平均年龄( 54.1±4.4)岁,吞咽障碍病程 11~35天,平均( 15.2±4.1)天, 26例脑卒中首次发病, 11例脑卒中 2次发病, 6例脑 卒中发病 3 次以上。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颅脑 CT、核磁共振及临床症状确诊为脑卒中,并符合 2010 年脑卒中指南 诊断存在吞咽障碍; ② 年龄均在 40岁以上,不超过 88岁; ③患者均无精神或意识障碍,可与人进行正常 沟通; ④ 患者均清楚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 ① 存在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 ②近一个月内进行过咽喉部手术,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两组患者 病历资料无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 组 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将电极贴于咽缩肌、环咽肌及舌肌,波宽 700 ms,电刺激强度 6~21 mV,边刺激边做空吞咽,根据患者表现逐步改进食物的质地和增加数量。每次治疗 30 min,每天 2次,连续治疗 10天。 吞咽功能训练 根据吞咽功能评价结果,选择直接或间接吞咽功能训练方法。直接训练: ① 食物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选择易于咀嚼,不易在粘膜上滞留,柔软、密度和性状均一,且不易松散的营养食物。 ② 体位,开始可尝试 30° 仰卧、颈部前倾的体位,随着吞咽功能的改善,逐渐抬高角度。偏瘫患者应将患侧的肩部垫高,从健侧喂食。 ③ 一口量,一般从 1-4ml 开始,逐步加量。一口量过少,难于促发吞咽反射;一口量过多,容易从口中漏食或咽部滞留,增加误吸的风险。 ④咽部滞留食物去除法:指导患者固体食物或流质食物交替食用,或每次吞咽后饮少量的水,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并在吞咽时头转向功能较差的一侧以利关闭患侧梨状隐窝,避免呛咳。间接训练: ① 改善面部肌群的功能, 每日指导患者 进行空咀嚼、鼓腮、吹气、张颌、闭颌等动作10次以上,每天反复训练 1~3次。② 锻炼舌的功能,指导患者向前或两侧尽力伸舌,伸舌不充分者可轻轻被动牵拉,并嘱患者用力回缩,以促进舌的前后运动能力;以舌尖添口唇周围,练习舌的灵活性;用压舌板压舌根,练习舌根抬高。 ③ 用冰冻棉棒对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进行刺激,同时指导患者空吞咽,反复刺激训练可提高患者吞咽速度及敏感度。 1.2.2 对照 组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具体操作同观察组吞咽功能训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脑瘫患儿认知功能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例)和实验组(n=29例),共计患儿58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患儿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在的认知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数据有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和呼吸功能训练联合使用对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更好,护理效果值得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瘫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呼吸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