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加热器对术后硬膜外导管止痛泵流速影响的护理对策。方法按手术时间顺序单双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使用硬膜外导管止痛泵。室温<20度时,观察组按常规将输液延长管连接止痛泵后再连接硬膜外导管,同时将入路输液延长管末端嵌入加热器上的加热槽;对照组止痛泵直接连接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止痛药是否能持续,匀速,定量地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结果观察组每8小时,止痛泵内的止痛药在预定时间内能持续,匀速,定量完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室温<20度,用输液加热器连接硬膜外导管止痛泵,能保证术后止痛药输注速度的精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予以牙体疾病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合统计学相关理论,评价EDTA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4例(40.00%)治愈,6例(60.00%)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14例(53.85%)治愈,10例(38.46%)有效,2例(7.69%)无效,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8例(33.33%)治愈,12例(50.00%)有效,4例(16.67%)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EDTA在牙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稀释抗凝血、EDTA-K2稀释抗凝血与标准魏氏法测血沉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取110份健康查体者标本分别用枸橼酸钠抗凝剂、EDTA-K2干燥抗凝剂、EDTA-K2干燥抗凝剂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剂(联合组)使用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结果经统计学分析,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相关性好,但二者差异有显著性;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相关性好,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EDTA-K2不稀释抗凝血测定血沉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制定相匹配的参考范围;用EDTA—K2和枸橼酸钠联合抗凝血可代替枸橼酸钠抗凝血测定血沉;EDTA-K2不稀释抗凝血与EDTA-K2稀释抗凝血测定血沉不同,应予以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排除EDTA干扰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12例EDTA-PTCP病例,并分别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末梢稀释血液对EDTA-PTCP的患者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以手工计数作为参考。结果EDTA-K2抗凝剂与末梢血的血小板计数结果、EDTA-K2抗凝剂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血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时除两例血小板计数与EDTA-K2抗凝剂计数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液后镜检发现除这两例血小板计数仍低的病例有血小板聚集情况外,其余10例均无血小板聚集情况。结论对于EDTA-PTCP的患者,不适合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的全血标本来纠正EDTA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而采用末梢血稀释法上机检测更为合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概率及其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间,住院病人71535例血常规分析时血小板减少1326例,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87例EDTA-K2抗凝剂PLT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血小板数值(185±39)×109/L,t=1.83,P<0.01,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