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头痛发作期和缓解期,历代中医文献和现代中医临床的研究均未能对偏头痛的分期治疗的病机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运用中医伏邪理论可以较合理解释偏头痛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临床特征,通过运用规范化、标准化的偏头痛中医证候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偏头痛致病的伏邪属性为风、瘀、痰、热,其病位在肝。并由此总结出偏头痛中医病机的性质为本虚标实,其本虚是肝肾阴虚,标实为风、瘀、痰、热。此研究结论为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偏头痛分期治疗思路提供了依据,对于偏头痛中医药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较大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邪郁少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感染咳嗽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0例,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在咳嗽咳痰、 咽干咽痒、胸闷胸痛评分为96.54±0.43、95.21±1.87、93.76±0.65,优于对照组90.76±0.65、89.76±1.32、88.98±0.6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在用药管理、服务态度、治疗效果评分为93.65±0.84、92.54±1.54、94.56±0.54,优于对照组89.43±0.43、88.43±1.76、89.98±0.87。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邪郁少阳证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在今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对症展开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对比不同方案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痤疮263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5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3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二组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疗效情况,一组有效为96.18%,二组有效为95.45%,(x2=0.271,p=0.834),结果无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情况,一组满意为89.31%,二组满意为74.24%;一组耐药菌为0.76%,二组耐药菌为6.81%,(x2=9.247,p=0.017),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不良反应情况,一组是3.05%,二组是15.90%,(x2=9.221,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基于“伏邪”理论运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闪罐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简阳市中医医院皮肤科诊治的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选取80例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皮肤科诊治的相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闪罐以及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从两组治疗干预后疼痛程度(VAS)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DLQI)来看,治疗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DL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治疗中,基于“伏邪”理论运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闪罐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有助于缓解疼痛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探究临床治疗,以便于提升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治疗效率。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6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按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支气管哮喘组、呼吸衰竭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以及晚期肺癌组(统称实验组),并将30例同期无任何护理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仪对患者动脉血气进行检测,从PH、PaO2和PaCO2等主要血气指标方面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PH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aO2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