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科室护理中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且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对亲情护士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应用在骨科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疾病康复效率,也能从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 本文综述了团体康复治疗在神经康复中的作用,重点探讨社交互动与功能恢复的关联。通过阐述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介绍团体康复治疗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分析社交互动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简介:[摘要]本文以L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PEST模型剖析医院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机会和威胁分析中,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对应发展战略。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在20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表达强度和表达比例,分析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标记抗体PD-L1检测200例经常规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鼻咽癌的肿瘤组织,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胞膜出现棕黄色沉淀物者定义为阳性,按着色强度分弱、中等、强三级,并计算出阳性细胞所占肿瘤细胞的比例。结果 200例鼻咽癌组织中阳性病例共168例,占84.00%,86例强表达(3+),65例中等强度表达(2+),17例弱表达(1+);阴性病例共32例,占16.00%。64例阳性肿瘤细胞比例≤25%;37例阳性肿瘤细胞比例占26-50%;34例阳性肿瘤细胞比例占51-75%;31例阳性肿瘤细胞比例≥76%。结论 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复发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肺合并l型呼吸衰竭病情干预阶段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在院慢阻肺合并l型呼吸衰竭患者共计74例,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录相关样本,行常规干预的3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的37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分析组间干预效果、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分析,有效及显效占比94.59%,高于对照组78.38%,组间调研数据有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插管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阻肺合并l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干预阶段,经鼻高流量氧疗干预措施的实施对患者肺功能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呼吸频率改善,机体平均动脉压降低,优化预后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前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已取得较大的突破。其中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此,本文就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的研究作简要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柯里拉京对PD-1及其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检测其相应的病理改变。方法采取颅内注射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在Balb/c小鼠中诱导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病毒感染组,地塞米松组,和柯里拉京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变化,并且采用HE染色法检测相应的神经病理。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量在病毒感染组中明显降低(P<0.05)。与病毒感染组相比,柯里拉京组这三个分子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此外,柯里拉京组脑内的病理变化如出血和坏死等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均明显减轻。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动物模型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下调;而柯里拉京治疗可以升高这三个分子的表达并改善相应的病理改变。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03月-2023年03月到本院初产妇68例,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高,P<0.05。结论:运用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干预可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建议运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放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NSCLC放化疗患者84例(2020年7月~2022年1月),2020年7月~2021年3月41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2021年4月~2022年1月43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78.05%(P<0.05)。结论 故事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NSCLC放化疗患者,可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选择不同的穿刺间隙所取得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参考对象,按照穿刺间隙的不同作为此次临床分组的主要依据,对照组39例(穿刺间隙为L3-4)与观察组39例(穿刺间隙为L2-3),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项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其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工作中,将腰-硬联合麻醉的穿刺间隙选择为L2-3,可显著提升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将其用于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D-1/PD-L1抑制剂(BMS-1)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造模24 h后,观察术后7 d内小鼠的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脏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术后7 d的存活率、外周血和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和CD4 T/CD8 T比值下降,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和脾脏CD8 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脾脏明显肿胀、结构模糊,炎性细胞浸润增加,淋巴细胞排列稀疏;与模型组相比,BMS-1组小鼠的存活率、血清IL-10水平、外周血和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和CD4 T/CD8 T比值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和脾脏CD8 T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脾脏结构较为清晰,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PD-1/PD-L1抑制剂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脓毒症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跟骨关节内骨折时,分别开展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40例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对照组(20例,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研究组(20例,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分析临床指标和预后。结果:实施前,患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且骨折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无显著差异。实施后,研究组手术情况皆优于对照组(t=16.646,P<0.001;t=9.986,P<0.001;t=10.950,P<0.001;t=18.781,P<0.001);研究组预后好于对照组(t=3.098,P=0.004)。结论:相比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方案,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能使手术情况和预后良好,从而可实现早期康复作用,能节省治疗成本,所以其可操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