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公共性、紧迫性、严重性等特征【1】,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至2023年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传染病管理后,经过3年的疫情,人们已经习惯了隔离及自我保护的常态,进入2022年12月份以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这突然的变化,让一些有基础疾病及年老体弱者身体备受打击,健康人群在此时也受到了感染的风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严重性,此时医院及急诊科全体医护就承担起了疾病救治、健康保护、监测、报告、预防等一系列职能,对于积极救治急危重患者生命、稳定大量就诊患者、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及心理压力怎样激发急诊医护士气,本文从新冠病毒感染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感控措施、人文关怀、总结分享等方面做到各岗位、各环节密切配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急处置管理提供了参考。
简介:摘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对确保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地区及六县一市疾控中心的基本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基础设施、防疫经费投入和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现况以及在这诸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为了快速有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贮备、现场处置以及善后处理评估等方面提高应急能力;应从各级政府、全社会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政府领导和监督及突发应急财、物、人的保障投入等;应采取措施与对策,提出就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浅谈想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我们收集并系统分析鱼台县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年间全县发生的5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其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记录和典型结案报告,并系统分析其处置情况。结果全县发生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1起,发病总人数1266例,其中传染病疫情29起,占56.31%,食物中毒13起,占26.21%,职业中毒5起,占9.71%,其它突发事件4起,占7.77%。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及时采取的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论继续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运行机制仍然任重而道远。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预防接种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一是概述了国内外预防接种护理体系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预防接种护理的影响及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定位。二是指出预防接种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面临的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与专业能力欠缺以及公众认知与参与度局限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配置与专业能力建设以及提升公众认知与参与度等优化对策,旨在提高预防接种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和效果,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简介:摘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的发生频次相较于从前来说均有着较大程度上的提高,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均造成了较大程度上的影响。而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风险沟通尤为重要,其可起到稳定公众情绪,保证社会稳定的作用。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在开展风险沟通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需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质量。本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现状,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很大的风险,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社会性次生灾害风险中,次生性社会稳定风险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严重疫情到社会稳定风险的次生机制,存在恐慌型社会稳定风险和压抑型社会稳定风险两种生成逻辑:恐慌型社会稳定风险多见于事件前期,大致遵循“公众本能的风险高估—风险的社会放大形成群体恐慌—恐慌催生过激反应”的生成逻辑;压抑型社会稳定风险多见于事件中后期,大致遵循“压抑—刺激—爆发”的生成逻辑,即严重受灾群体在精神和经济层面的双重压抑,经群外成员恐慌型差别对待等刺激,可能嬗变为相对剥夺感,最终爆发群体泄愤行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次生社会稳定风险的治理,需对这类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并采取不同的策略精准施治。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高等院校实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地的高校30所进行分组,以随机方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其中对比组高校15所,实验组高校15所。对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比组高校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实验组学校则采取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学校的传染病发生率。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的实验组高校在传染病发生率对比中显著低于对比组学校(P<0.0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手段能有效减少学校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此预防手法值得在学校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