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营?对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操刀者来说,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思考题,更是不能回避的实践课题。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大背景下,中国医改向市场化方向进军,县级公立医院也逐渐淹没在这一次浪潮中,公益性几近丧失。2003年“非典”爆发,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再次凸显,“政府主导派”也由此占了上风。然而长期累积下来的趋利机制、随新农合突然释放的就医需求、有限的县级财政,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履维艰,负责兜底的医保、农合基金也面临崩盘的压力。随着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启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环节,当前深化医改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能够肯定的是,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爬坡期,纯粹的政府主导或市场化模式,都不是有效的路径。政府之手伸多长、如何伸,才是将改革落到实处的题中之义。
简介:西医现已经发展为科学。像基因、克隆已象征着最高。虽我们这代人不知能否见到其成功。可像抗菌、抗微生物,特别是外科的突飞猛进,都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对已造成自身缺陷和自身伤害的一些病,科学目前难以完全解释和处理。这恰是传统中医的强项。中医公认失去了传统,虽然医学院所林立、专家教授学者多如牛毛。医改何不改改中医的根本?恢复传统?传统是指本来特色,传统有很多优势,只是没有发掘出来。如何发掘?只有因势利导,而不是改造。中医就是中医,它有自己的科学特点,自己的发展形式。能否给一个空间自由发展?就如经济特区搞经济,自然保护区搞自然,是否可以搞一个中医特区搞中医,真正的中医?
简介:新一轮医改即将拉开大幕。这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难题”。不过,记者发现,仍主要由西医主导的卫生计生委牵头。业内分析建议,“西方国家医改已进入‘死循环’,中国与其走西医医改的失败之路,做二流三流的西医体系,不如做一流的自己的中医。”国务院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2014年医改的第一大任务。记者发现,在分工及进度安排表中,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都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而该要求的发布日期是5月底,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医改的顶层设计,将在4个月内完成,而且都由西医主导的卫生计生委牵头。把中医交给西医管,不是“与虎谋皮”吗?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称。他告诉记者,“西医几十年一直排挤中医,许多领导不理解中医。而且,中医几块钱草药就能治好病,中医理念是要让人不生病,人都不生病了,西医去哪赚钱?”“只要中国人还在无视中医在整个国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功能,仅从西医医疗资源的惟一性,去思考现行的医疗体制,那么中国政府永远不会突破,并不可能从西方发达国家所设计的医疗管理体制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之路来。”北京医药大学毕业的当代思想研究学者王世保表示。“让中医管中医”、“不要用西医来框中医”,中医界已经呼吁多年,但被业界认为罕见成效。因此对于新一轮医改,“让中医管中医”也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制度保障。“要救中医,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让懂中医的人来管中医,避免不懂中医的人,用不适合中医的框,把中医限制死。就像总理说的,管好不是管死。”潘朝曦告诉记者。“
简介: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多点执业与自由执业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行,进一步催热社会资本办医,就连一向被认为规模化难度较高的中医养生领域也开始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目标。6月19日,北京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志亮在参加“资本与中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对记者证实,去年以来,不少民间资本都对固生堂的发展模式表示出浓厚兴趣,当中有不少更是来自国外的跨国资本集团。事实上,近年来国际资本大多以高端医疗诊所的形式介入初级医疗需求领域,对有高端诊疗及服务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其中,专科医院由于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成为了国际资本重点进军的领域。恩颐投资(NEA)合伙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蒋晓冬预计,未来15年中国的医疗产业规模将新增8000亿美元,其中9成增量来自服务。“治未病养生调理、慢性病管理以及中医门诊医疗是投资中医领域三个主要方向。”蒋晓冬说。
简介:【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自1950年开始的医改历程切入,研究历年来国务院及卫生部在医疗卫生工作上所做近十次大的改革,分析每个阶段的利弊,结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84年的成长脉络,可见我国“医改”成绩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