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分级情况、TUGT测试所用时间、FMA评分及步态测试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分级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UGT测试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均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步态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悬吊运动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GMFM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MF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MAS评分、GMFM评分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髂腰肌痉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予以简单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痉挛型偏瘫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开展康复训练,为观察组患者应用悬吊运动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为患儿开展悬吊弱链测试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为小儿痉挛型偏瘫开展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用悬吊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其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悬吊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中国知网( CNKI)、万方( Wan Fang)、维普( VIP)、 PubMed、 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检索从建库至 2019年 10月 1日内发表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进行 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项 RCT研究,共包含 695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 GMFM评分 [均数差( mean difference, MD) = 6.03, 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7-8.19, P< 0.00001]、 Berg评分 (MD = 4.46, 95%CI: 3.51-5.40, P<0.00001) , MAS评分 (MD = -0.78, 95%CI: -1.08-0.48, P< 0.00001) 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悬吊训练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脑瘫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训练干预后,患儿临床效果、肌张力、运动评分、CSHQ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共110例,给予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训练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肌张力、运动评分、CSHQ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脑瘫患儿临床效果、肌张力、运动评分、CSHQ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脑瘫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效果、肌张力、运动评分、CSHQ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加悬吊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收治的1例血液透析转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由于血管条件枯竭、导管相关性感染、脑梗死后遗症行动不便等多种原因,在经过8年的血液透析治疗后转为腹膜透析,在腹腔镜下行腹膜透析置管加悬吊术,术后48小时即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在1年的随访中,患者腹膜透析超滤情况良好,无飘管、腹膜炎等并发症出现,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好,联合腹膜透析置管悬吊术可有效防止行动不便的腹膜透析患者出现飘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展腹膜透析置管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采用数字平片检测(参照组)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测(检测组)。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经手术得知54名胫骨骨折患者中包括10名Ⅰ型,12名Ⅱ型,7名Ⅲ型,8名Ⅳ型,12名Ⅴ型,5名Ⅵ型。参照组中5名Ⅰ型(50.0%),10名Ⅱ型(83.3%),3名Ⅲ型(42.9%),7名Ⅳ型(87.5%),11名Ⅴ型(91.7%),5名Ⅵ型(100.0);检测组中8名Ⅰ型(80.0%),12名Ⅱ型(100.0%),6名Ⅲ型(85.7%),8名Ⅳ型(100.0%),12名Ⅴ型(100.0%),5名Ⅵ型(100.0%)。检测组分型符合率94.4%(51/54)显著高于参照组75.9%(41/54)。比对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