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患者腹腔淋巴结MRI资料,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相对信号强度(R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40例共计139枚淋巴结,良性81枚,恶性58枚。139枚淋巴结全部为DWI高信号,128枚呈ADC低信号,11枚呈等高信号;良、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分别(1.359±0.212)×10-3mm2/s和(0.960±0.26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分别为(3.144±1.587)和(5.603±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可作为腹部淋巴结检查及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 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时可应用PROSET技术以及DW-MRN技术,为提高患者的诊断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扩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以及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目标选择在我院进行腰骶部检查的受检者,纳入其中的30例进行研究。结果 针对受检者的腰丛神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PROSET的显示率明显比DW-MRN好很多,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对骶神经以及腰骶干的显示效果进行分析,比DW-MRN优秀很多(P<0.05)。受检者的根鞘和腰骶神经根可以通过PROSET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腰骶丛神经信号增高和受累增粗则DW-MRN较为敏感,受检者的腰骶丛节后神经可以通过MIP重组的3D图像有效的显示出来。结论 受检者腰骶节后神经和腰骶丛神经节可以通过DW-MRN直观的显示,通过和PROSET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诊断腰骶丛神经病变。
简介:目的通过对帕金森氏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头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各感兴趣区ADC值及FA值的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应用3.0TMR机对3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及3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同时测量并比较基底节区、红核区及黑质区的ADC值及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帕金森氏病患者黑质区的ADC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在基底节区及红核区均高于健康志愿者,但无统计学意义;帕金森氏病患者基底节区的FA值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在红核区及黑质区均低于健康志愿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可作为协助诊断帕金森氏病的一种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选取人数为50例。为了深入了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排序,将单数分为参照组(n=25),双数分为研究组(n=25),使用常规磁共振完成参照组患者的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患者诊断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以分析后统计2组诊断结果并记录两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结果:不用方法扫描后比较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96.0%)比(72.0%)}(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特异度相比研究组的优势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比(33.33%)}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在今后诊断中加大推广和应用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常规MRI序列以及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患者病症及分期情况进行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与诊断结果,以对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手术检查发现40例患者共存在34个盆腔淋巴结肿大病灶,其中,DWI联合常规MRI序列检出率为91.1%,常规MRI序列检出率为69.9%,此外,两种检查方式在Ⅰb与Ⅱb分期准确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联合常规MRI序列进行宫颈癌患者病症诊断与分期检查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