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内化学性臭氧溶解联合物理性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分为臭氧(A组)40例,射频+臭氧组(B组)40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A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5μg/ml的臭氧5ml。B组盘内注射浓度55μg/ml的臭氧后再行突出物或髓核射频热凝,采用JOA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7天、90天、120天)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B组较A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80%,臭氧+射频组优良率8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评价热感糖浆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78例(小剂量组)口服热感糖浆+热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含热感糖浆20mL);B组76例(大剂量组)口服热感糖浆30mL/次;C组79例(安慰剂组)口服热感糖浆模拟剂30mL/次,每日4次,疗程为5d。结果A组和B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体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上明显优于C组,其中B组在咽痛单项症状消失率、体温累积起效率、解热率等方面优于A组,在体温低于38℃时A,B组解热时间明显优于C组。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热感糖浆是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的药物。
简介: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分析寒凝与非寒凝因素所致的痛经人群的红外热图表达,以及与正常人群的红外热图差异。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各30例,设同年龄段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分别测定上肢、下肢、盆腔、神阙、督脉和任脉6个区域热值,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盆腔、神阙、上肢、下肢区域热值明显偏低,任脉区域热值略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热图表达仅上肢区域热值有明显差异,寒凝证候组低于非寒凝证候组。③寒凝证候组中病程越长的患者测温区的温值越低。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上肢、下肢、盆腔、神阙及任脉的红外热图热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越接近肢体末端,差异越明显。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在热图表达上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