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外围是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卫生事业建设及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这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确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必须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成果,同时必须谨慎对待中医学这一超稳态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课题“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了13所有代表性的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到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等各个方面,调研对象有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医师与医务管理人员、高年级学生。其次,我们研究了50年来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及其存在的利弊,从中分析对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简介: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是中医院校医学生最早接触临床实践的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多种教学新模式。通过微小组式病例讨论方式,实现学生—教师的实时双向反馈;以问题为导向的病例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知名中医专家带教,充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扩充了基本知识和理论;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融合文献检索、病例编写、组织排演、交流协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见习课程考核方式,显著降低了考前突击提高成绩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医内科学见习课程新模式,明显提高了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简介:回顾中医药高等教育近50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那就是绝对传统的中医教育不断受到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补充和冲击。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中医教育正在按照现代教育的模式培养医学生,大量的现代医学课程的开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原本意义上的中医教育正在异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学术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医药某些固有思维的不足和中药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中医界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中医学术向何处走?是回归传统墨守成规,还是主动向现代科学靠拢,并通过不懈努力,将中医学纳入现代科学体系?对于这一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甚多。而对担负中医药教育重任的中医药院校来说,我们不能不对中医日趋“西化”的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回答。
简介:近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07年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达70%,专家预计严峻的就业形势十年内难以缓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地方中医药院校,应该思考如果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中医药毕业生对口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跨行就业日见普遍。所以,在注重学生纵向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宽横向知识越发重要,具备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修读第二专业来培养。一、川内院校第二专业开设情况通过川内各高校校园网以及联系其教务科进行调查(见表1),发现第二专业开设情况并不理想。调查12所川内高校,6所高校已开设第二专业,其中5所为部属院校,有6所高校当前没有开设,其中4所为医药类院校。表1川内高校第二专业开设情况学校种类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开设情况已开设未开设部属院校50地方院校16由此可见,川内医药类院校还没有能利用第二专业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曾开设过第二专业,笔者作为任课教师,感觉效果很好,但随着学分制改革以及校区的搬迁,没有继续开设。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紧迫性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持续8年的扩招,2008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