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阿奇霉素用于儿科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80例使用阿奇霉素的儿科患者,统计其性别、年龄、制品剂型、给药途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累及系统,并对其治疗时的监护要点及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对80例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出现不良反应患儿9例,占比为11.25%,其中11~13岁患儿1例(1.25%);7~10岁患儿1例(1.25%);4~6岁患儿2例(2.5%);2~3岁患儿4例(5%);0.5~1岁患儿1例(1.25%)。其中发生不良反应者以2~3岁患儿比例最高;阿奇霉素共有干混悬剂、注射剂两种,使用干混悬剂者70例(87.5%),注射剂者10例(22.5%),以干混悬剂为主;口服者3例(3.75%),静脉滴注者6例(7.5%),引发不良反应的患儿中静脉滴注者明显高于口服用药者;轻、中、重度不良反应者分别为5例(6.25%)、3例(3.75%)、1例(1.25%),患儿主要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者1例(1.25%),消化系统者6例(7.5%),皮肤系统者2例(2.5%)。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2例患儿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占2.5%,其中以药物用量用法不科学、药物学拮抗及药物配伍不科学为主。结论:阿奇霉素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能够引发不良反应,以2~3岁小儿为主,发生于静脉滴注时较多,主要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医院应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及管理,保证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应用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选取 100 例儿童患者(我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给予治疗),每组 50 例。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 组间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但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 本院 接收的慢性附件炎患者 共 82 例。 利用病历号尾数奇偶的方法将所有 人 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 每组样本容量均为 41 例。 对常规组于经期结束之后的第五天开始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而研究组则在经期开始的第一天内就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 : 研究组 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常规组而言, 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针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在经期第一天时就实行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可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优化至最佳状态,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