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200例免疫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对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检验准确度和检验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检验指标平均变异指数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为了分析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探究MRI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后,具体构成为: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抽取时间方面,跨越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统计,全部患者共72例,在手术探查后均已确诊,而后将上述结果作为金标准,为全部患者提供MRI检查,总结最终效果。结果:将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在72例患者中进行分析,MRI检查后,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94.44%,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66.67%。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MRI检查方案优势明显,对于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来说,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推广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药袋设计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别把本院门诊西药房和爱民诊所西药房两个门诊药房取药的门诊患者(n=5000例)作为探究对象,依据所有到不同药房取药的患者进行分组,将5000例取药患者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每组n=2500例)。传统组行常规药袋设计,新型组采用新型药袋设计。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用药时间准确率、用药方法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总依从率显著高于传统组,ADR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常导致广泛的表皮剥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危险。方法:皮肤护理在TEN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预防感染,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制定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方案并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皮损、防止感染、促进皮肤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操作的规范、护理过程的监测和护理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复发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 90例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1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45例。参照组为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观察组为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复发组( 15例)和未复发组( 30例)。结果 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在观察组中,未复发患者的 IL-6、 IL-8低于复发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来说,其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其产生和鼻息肉复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强化对局部炎性反应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简介:摘要搏动性耳鸣是指因为患者的头部、颈部、血管或其他器官结构发生异常而导致形成非正常性的异常声音,且异常声音能够通过耳部周围的邻近组织而传到患者内耳,从而使患者耳部能够感觉到拥有一定节律性的声音,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搏动性耳鸣。搏动性耳鸣在临床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资料报道称,在临床中所有类型的耳鸣患者中搏动性耳鸣患者约占4%-5%左右。搏动性耳鸣大多数与血管有关,耳鸣节律与血管搏动节律一致,统称之为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依据血管类型可以分为静脉性搏动耳鸣和动脉性搏动耳鸣两种。最近几年,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导致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内的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搏动性耳鸣病例被首次提出后,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搏动性耳鸣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而成功的病例;也有相关文献指出,临床中所有搏动性耳鸣患者中,约有21%-25%的患者是因为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目前临床中仍未明确有关搏动性耳鸣的致病机制,因此,针对乙状窦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在此,探讨因乙状窦发生相关病变而导致的搏动性耳鸣的相关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意义,同时,对改善搏动性耳鸣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0月,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分泌物增多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