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院医疗用品回收,洗涤,消毒,灭菌,贮存及无菌物品提供等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繁杂的卫生管理任务,它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各个方面,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多数医疗机构都采用“药品加器械”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实践中各种风险因素较多,常易被人们忽视,为此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优化流程以保证质量控制,提高效率,确保医疗质量和控制院内感染是医院发展中持续不断地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和设施配置,分析了消毒供应流程优化措施,并且对加强消毒供应质量控制相关措施做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案质量检查评价提高病案整体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病案进行研究,共400例,其中200例采用常规管理,视为参照组,200例采用病案质量检查评价管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案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持续质量管理的方法,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安全,如何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未来工作的发展。方法:分划等级制度进行手术室持续质量管理,因为手术室相对于普通病房来说,护士的要求也比较高,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是由高级护士和中级护士组成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明确每个医护人员的具体职位,分析并有相应措施跟进,每月进行质量持续反馈。结果:实行分划等级制度管理后,明显手术室的各项指标有所提升,采用分划等级管理以来,手术满意率从2018年的90.8%提升到2020年的96.8%。科室困结协作、荣立集体三等功。结论:实行分划等级管理模式,体现了"人人参与,手术室是我家"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高职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将某校 2018届学生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 50名学生设作对照组,二班 50名学生设作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后实施 PBL+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度 96%;对照组对教学的满意度 7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教学满意度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高职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实施 PBL+C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记忆,提高理论成绩与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200 例患 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100 例,给予常规的管理模式,研究组 100 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追踪方法学。观察两组患者的管理后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在管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管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 间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 。 结论 : 对护理质量管理中采取追踪方法学,其能有效降低患者在管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在护理质量管理学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临床检验当中血液细胞的检验质控方法。方法:此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需接收临床血液细胞的常规检查80例病人,借助数字分配法,把80例病人平分为四个小组,即为Ⅰ、Ⅱ、Ⅲ、Ⅳ,比较分析比例不同抗凝血剂的检验结果、储存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结果:比较运用抗凝血剂不同比例 Ⅰ、Ⅱ两组病人血液细胞的检测后表明,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的数值差异显著,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选取的患者为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共 89 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对照组( n=43 )和试验组( n=46 ),对照组依据常规流程完成血液检验,试验组则在进行血液检验时予以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比较 2 组血液检验结果、操作人员工作评定结果加以比较。 结果:试验组血检结果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操作规范度、血检样本结果记录准确度、血检报告分析专业度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上统计学意义明显( P < 0.05 )。 结论: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中,有利于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准确性,促使血液检验人员规范开展各项检验,保证血检报告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价值。 方法: 本课题择取 2018.01 至 2018.12 时段内施行血液细胞检验(相同血型)的患者共 80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Ⅰ组( 40 例)、Ⅱ组( 40 例)。Ⅰ组稀释比例在 1:10000 ,Ⅱ组稀释比例在 1:5000 ,比较血液细胞检验结果。 结果: 正常比例下,血液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水平明显高于不正常比例,表明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抗凝剂比较间存在相关性( P < 0.05 ),且该结果还和标本放置时间呈正相关( P < 0.05 )。 结论: 于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精准把控抗凝剂稀释比例、放置时间,是增强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前提,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