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80例,发生时间在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28%(18/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4%(15/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6名。2019年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20年针对消毒供应室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护理工作评分、工作质量达标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评分、质量达标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排查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针对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多数是外伤患者,而其病情存在复杂多变性,且必须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些因素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各种理化因素也对外科护士的健康存在着潜在影响。如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士工作环境中的特殊性导致的多重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存在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个人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护,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外科护士的身心安全是避免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关键所在。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将本院急诊科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8例院前急救护理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所给予的为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所给予的为安全隐患防范管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予以比较的为出车时间、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其中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且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明确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强化和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可保证快速、高效的完成院前急救,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 60例,随机均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对相关隐患问题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护理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中,要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积极的进行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神经内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安全教育),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且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