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常损伤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桥静脉损伤后可引起和加重不同程度手术后并发,为了减轻和避免手术后并发必须熟悉和了解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显微解剖,从而在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桥静脉重建。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生中,约70%发生于上矢状窦。病因和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有1/3患者找不到确切病因由于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准确和及时诊断对于脑静脉血栓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桥静脉为脑静脉注入硬脑膜窦终末部分,与硬脑膜窦关系密切,桥静脉内血流状态改变可以引起上矢状窦内血流变化,而桥静脉解剖学观察可以为影像学观察提供形态学依据,有利于脑静脉血栓准确和及时诊断。为此,本文对上述方面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上矢状窦旁 脑桥静脉 临床意义 桥静脉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脑静脉血栓
  • 简介:贵要静脉变异较少而且血源充分,临床上在贵要静脉穿刺意义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贵要静脉进行了解剖观测,以期为临床应用,尤其护理学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贵要静脉 应用解剖 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目的为肝尾状叶切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肝脏标本,对紧贴尾状叶肝中、肝左、肝右静脉段进行解剖和形态观测.结果紧贴尾状叶肝中、肝左、肝右静脉从下至上距尾状叶脏面的距离越来越小,从下至上彼此间距亦越来越小;肝中、肝左、肝右静脉不在同平面52例(86.7%).结论在尾状叶切除中,先找到肝中静脉末端之后,才能更容易寻找肝中、肝左、肝右静脉.

  • 标签: 肝尾状叶切除术 肝静脉 解剖学
  • 简介:静脉回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为了使学员能立体观察心静脉分布及回流状况,形成个立体印象,我们设计制作了心静脉透明标本,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解剖学 心静脉透明标本 制作
  • 简介:解剖了27具成人尸体静脉,奇静脉起始于脊柱右侧或前方,在上行过程中向左侧偏移率达81.48%,其中部分跨过脊柱中线者占59.26%,与般教科书中描述沿脊柱右侧上升不致,这种走行在胸部断层图像检查中奇静脉定位时应加以注意。

  • 标签: 奇静脉 应用解剖学 尸检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腓总神经及其功能束定位与定量情况。方法取20侧成人尸体腓总神经,采用Kam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并对其分支走形、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片内可见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γ-薄髓神经神经、交感节后无髓纤维。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躯体运动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内下象限、外侧和后内侧;躯体感觉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外上象限、后外侧和前内侧。腓浅神经纤维束及其各种神经纤维数量都比腓深神经多(P〈0.05)。结论腓总神经及分支内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相互混合,且存在同种纤维分区聚集现象。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作者在1例学生局解实验男性尸体上发现,左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后壁,且在其行径中有两支异常分支,报告如下:主动脉弓发出四支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外径分别为1.55cm、0.5cm、0.35cm、0.95cm;其中头臂干和左椎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后壁,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起于主动脉弓凸缘。

  • 标签: 左椎动脉 分支异常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主动脉弓 男性尸体
  • 简介:内皮细胞个非造血细胞,却表达和/或产生大多数已知造血受体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和受体生物学作用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求内皮细胞自然产生IL-6及其生物学功能。试图阐明IL-6在造血调控中作用,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收集原代培养内皮细胞1-9天培养上清液,离心,-2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上清液中IL-6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在未知任何刺激因素条件下,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测及IL-6(735.3801±883.53pg/ml),随着内皮细胞培养天数增加,IL-6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在第6天时接近释放峰值IL-6(2808.61pg/ml),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然分泌IL-6功能,IL-6对各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均起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内皮细胞支持各系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内皮细胞 IL-6 脐静脉 造血干细胞增殖
  • 简介: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光电镜观察姚忠祥,蔡文琴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20038Pupnick等在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时,观察到内皮细胞具有多种不同形态,并推测其原因可能它们来源于不同节段微血管。本研究取正常人足月产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第五...

  • 标签: 脐静脉 内皮细胞 光电镜检 体外培养
  • 简介: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与常见晚期妊娠并发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晚期合并并发孕妇和50例晚期健康孕妇PCT、WBC、NEU%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M、PIHS、ICP患者PCT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WBC、NEU%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GDM患者和单纯PIHS患者比较,GDM合并PIHS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见晚期妊娠期并发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增高,应引起临床关注,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降钙素原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低体温所造成风险和预防低体温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患者40例,按照手术日期随机分组,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手术中进行同步体温检测并作以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中保温组发生低体温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也大幅度降低,从统计学方面而言,这种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中患者进行预防低体温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寒战概率并有效减少并发

  • 标签: 低体温 预防 护理
  • 简介: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由过去功能制护理--"护士协助医生做好诊疗工作"范畴逐步向直接为病人负责,独立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工作目标过渡.这就对21世纪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解剖学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形态学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成人股骨各个部位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种不断重塑活性组织.骨重塑由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两个过程协调完成.对骨吸收起主要作用多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种多核巨细胞,每个细胞具有2-100个核不等,直径可达100μm,位于哈佛系统内骨内膜表面和骨膜下表面.尽管许多调节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因素仍然未知,但对破骨细胞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认识已有了很大进步.

  • 标签: 影响因素 破骨细胞 细胞功能 激素 破骨细胞活化因子 破骨细胞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1)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24/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0/2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和加速其功能恢复,且可降低患者并发发生率,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TVM)在基层医院开展适应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观察其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6例TVM均获成功,手术所需平均时间为96±48min,出血量平均为138±71.6ml,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1.45±3.7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0±1.36d。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子宫肌瘤。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TVM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种安全可行子宫肌瘤剔除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剔除术 适应症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胃穿孔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104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发生率及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1932年位名叫Barr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词并证实此病腰腿痛致痛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