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1)分析我院2003—2012年十年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率的变化;(2)分析各指征变化与剖宫产率上升的关系,寻找影响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整理我院2003-2012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十年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因素。结果(1)剖宫产率的变化2003—2012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2)2003年与2012年剖宫产指征比较2003年以头盆不称指征的剖宫产多,2012年以社会因素指征进行的剖宫产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剖宫产指征已从以医学指征为主(主要是相对头盆不称)转变为以社会因素的指征为主(主要是单纯的社会指征),这也是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式正压管法对临床静脉留置针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在输液完毕后,实验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脉冲式正压管,对照组用5ml的注射器抽取0.9%的生理盐水5ml按传统方法管,观察对静脉留置针在堵管、回血、肿胀方面的影响。结果脉冲式正压管法在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式正压管法较传统均匀缓慢推注管法更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堵管、回血、肿胀的发生。

  • 标签: 脉冲式正压封管 均匀缓慢推注封管 静脉留置针 封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SEMAC(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TSE序列进行MRI的应用,观察组则使用SEMAC进行MRI。与此用时,将针对两组患者进行轴位T2WI图像金属伪影导致信号缺失区域面积的计算,以及矢状位T2WI、T1WI脊椎被金属伪影所遮盖的长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息缺失面积为(9.8±2.5)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7.4)cm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脊柱被遮蔽的长度显现为(1.3±0.4)cm,对照组则为(5.3±2.1)cm。就评分结果而言,观察组的图像显现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SEMAC技术能够减少脊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的区域面积,为术后的评估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 常规TSE序列 磁共振成像 脊柱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管液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10U/ml肝素盐水组)、C组(50U/ml肝素盐水组)和D组(100U/ml肝素盐水组)各30例,比较四组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46.66%,20.00%,30.00%,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2±0.42)d,(2.90±0.43)d,(2.93±0.32)d,(2.97±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U/ml肝素盐水组发生率最高。结论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管液对静脉留置针管,既不会增加留置针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肝素盐水浓度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堵管 肿瘤,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产生在护患关系的基础。护理人员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健康资料,以制定护理计划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护患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分析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28例患者的留置针不同管方式与堵管及微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管液进行管和采用无针密闭可来福接头相比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荐选择可来福无针接头管;并且留置针预防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应进行系统评估病人情况;科学严谨操作;以及个体化、特异化设计留置针相关护理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微血栓形成 可来福无针接头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灸疗法治疗面瘫的护理。方法78例面瘫患者采用姜灸方法治疗进行护理。结果治愈显效率86%。结论姜灸治疗面瘫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面瘫 隔姜灸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脑感知技术,可以通过读取脑信号驱使光标在虚拟键盘上移动,从而实现文字输入。动物实验显示,相比于这类技术的早期版本,新技术可将猴子的打字速度提高至每分钟12个单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物灸治疗椎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椎骨关节疾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温灸·物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物灸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物灸贴治疗椎骨关节疾病,可以标本兼治,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隔物灸 椎骨关节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腔对产前胎儿颅脑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对我院1000例19周以上的胎儿进行CSP的测量及观察,分析CSP的大小与孕周的关系及CSP异常的胎儿及新生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CSP的胎儿检出率为96.6%,宽度0.34~0.97cm,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检出2例妊娠40周,CPS增大(宽度大于1.0cm且小于1.2cm),34例CSP未显示,其中孕足月胎儿6例,胼胝体缺失18例,全前脑8例,重度脑积水1例,缺血血氧性脑病1例。结论CPS的常规检测对检出胎儿颅脑异常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胎儿 透明隔腔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姜灸阴陵泉穴防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椎管麻醉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患者膝关节以下部位感觉恢复后,采用姜灸阴陵泉穴,观察其防治尿潴留的临床效果;如有下腹部充盈胀痛者予以导尿方法来解决尿潴留。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的热水袋热敷腹部,如有下腹部充盈胀痛者亦予以导尿方法来解决尿潴留。结论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果姜灸阴陵泉穴可以有效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隔姜灸 阴陵泉穴 尿潴留
  • 简介:摘要观察以针刺、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面瘫(周围性)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称“口眼歪斜”,是因其症状的形象而命名。在临床工作中,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其神经损害程度不同,有一部分疗效欠佳。自2005年以来,笔者接诊一些历经多个疗程而未能恢复的患者,采用针刺、姜灸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 标签: 针刺 隔姜灸 顽固性面瘫
  • 简介:摘要切口保护套是一种对手术切口的软组织或骨骼进行牵开的辅助器具,适用于胸外小切口手术、内窥镜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可扩展手术视野,保护切口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率。在切口保护套的制作中,热强度是其工序中很关键的物理指标之一,确保切口保护套热强度符合要求,是保证切口保护套质量安全和人民用械安全的保障。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切口保护套的热强度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切口保护套 器械安全 热封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透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500例孕妇进行胎儿透明(CSP)宽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透明腔正常胎儿设为对照组(479例),透明腔缺失胎儿设为观察组(21例),观察CSP宽度与孕周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两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1)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与CSP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2)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检测透明腔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关键环节,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透明隔腔 宽度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综合征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份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患者总计60例。经过诊断,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并发腹腔室综合征,无误诊、漏诊。通过对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选择应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统计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临床统计,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综合征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干预后,显效患者41例,占比68.3%;有效患者10例,占比16.7%;无效患者9例,占比15.0%。在互相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后,最终存活患者52例,占比86.7%;死亡患者8例,占比1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综合征是临床上严重疾病,针对患者生命威胁严重,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负担。通过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实施合理干预治疗后,能够将患者的病痛充分减轻,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后期治疗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及健康指导,延长患者寿命。建议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综合征开展深入研究,健全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胰腺炎 重症 腹腔室隔综合征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叶错构瘤病理、免疫组化、影像学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6年3月,医院共诊治儿童肝叶错构瘤6例,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5例腹手术肿瘤切除术,1例进行腹腔镜下肝次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所有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2例出现贫血,体格检查质硬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影像学检查X线、B超声、CT均发现病灶,占位效应明显,挤压周围正常脏器,腹部CT监测,1例见散在的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网状强化,B超声与CT血管造影显示,相应部位肝血管受压,术中见表面光滑,肿瘤明显占位,未见肿瘤侵袭,分界较清楚,表面深红色、剖面灰黄色,包膜完整,1例中央表现为多囊性,1例局部出血,病理见纤维组织增生,2例穿插在肝组织,4例见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不同发育程度胆小管,2例来源于间质细胞性,4例免疫组化分析AFP、HCG阴性,2例上皮CK19(+),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肝叶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灶,定位病灶并不困难,病灶往往较大,需要与其他先天性肝良性肿瘤相鉴别。

  • 标签: 儿童肝间叶错构瘤 病理 影像学
  • 简介:摘要转子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多发,常为低能量创伤,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其治疗方式有很多,本研究现将临床常见转子骨折的治疗方总结如下,以期为转子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 转子间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骨折在骨科中常见,在我国,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在升高,由于老年人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而导致股骨转子骨折,对股骨转子骨折的治疗,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研究的发展,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本文就治疗方式和内固定材料进行述评。

  • 标签: 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