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固定法在跟骨骨折治疗上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8例跟骨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优良率方面,观察组的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9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31.16±25.46)min、(11.26±3.06)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79.46±30.16)min、(18.56±2.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不仅可以提高治疗后的优良率,而且还能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撬拔复位在不同分型跟骨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166足)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94足)和对照组57例(72足),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治疗,对照组给予撬拔复位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分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治疗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III型、IV型跟骨骨折的优良率为94.12%和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和33.33%(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II型跟骨骨折疗效相当,切开复位在治疗III型或IV型跟骨骨折方面优于撬拨复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现情况。方法收集分析作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的5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影像学资料,探讨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现情况。结果在504例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中双侧多发有201例,左侧单发有99例,双侧多发合并非囊性结节有93例,左侧多发有36例,右侧多发有27例,右侧单发有45例,双侧单发有3例;双侧多发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约1.721(P<0.05);双侧多发者中年龄大约在12-28岁;双侧多发者中囊肿大小约1.9mm-6.7mm,强回声点1-3个。结论超声结果提示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一般以青少年人群(年龄在12岁-28岁)多见;双侧多发多于单侧多发(P<0.05);女生发生率高于男性;囊肿一般小于10mm,强回声点1-3个;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胶质潴留囊肿可能逐渐缩小,甚至可能消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女性患者7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25.7%、93.90%及93.90%,常规超声检查阳性检测率、检查结果准确率及检查灵敏度分别为18.3%、79.27%及80.49%,超声弹性成像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优于常规超声,有利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颈部肿块患者22例。采用磁共振仪检查。结果本次研究中确诊的炎性病变有7例,包括坏死性淋巴结炎3例,腺样体肥大2例,结核性肉芽2例。良性肿瘤有10例,包括腮腺混合瘤3例,脂肪母细胞瘤3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腮裂囊肿1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有3例,包括喉癌1例,转移性肿瘤1例,鼻咽癌1例。本次研究中诊断准确率为90.90%(20/22),1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无辐射、迅速的诊断方式,对颈部肿块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形式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则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病情诊断,诊断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与观察。结果诊断结束后,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为88.62%,特异性为94.23%,准确性为92.31%,诊出率为90.38%;传统超声诊断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86.54%,准确性为80.77%,诊出率为80.77%;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R灌注成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至我院治疗的,疑似结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空气对比剂灌肠MR灌注呈现检查。结直肠病变测量其最大长径,观察MR灌注成像检查到的不足5mm,5~10mm以及大于10mm的结直肠癌数目,并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MR灌注成像的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85.71%。详见表1。50例患者MR检查到38个癌变病灶,病理结果为41个,两种检查方法对于<5mm;≥5mm,≤10mm;>10mm的检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灌注成像在结直肠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灵敏度与特异度高,痛苦小,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吻合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加强扫描、DTI、FA图(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以及ADC图(表现弥散系数图),计算FA以及ADC水平。结果(1)胶质瘤患者和正常脑实质相比较而言,肿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肿瘤周围水肿表现为弱信号;脑膜瘤患者脑瘤实性表现为等信号,FA信号同样表现为等信号;淋巴瘤ADC表现为弱信号,FA表现为弱信号;神经鞘瘤ADC表现为强信号;(2)神经鞘瘤患者ADC值较高,脑膜瘤患者中FA值较高,淋巴瘤患者的ADC以及FA值和其他患者相比较低。结论肿瘤类型不同的FA值以及ADC值均具有显著差异,DTI和常规MRI相比较而言可对脑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破坏变化等情况进行更好的观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